孙爱忠
网络版第1534期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2022年3月2日,江苏省徐州市东贺村张士林带着家乡亲友早早来到宁国市宁墩镇黄岗村委会,与在此等候的宁墩镇、村干部一道前往抗日将士张树东的墓地,将爷爷张树东的遗骸起出,经过简单交接,张士林等人将张树东遗骸迁回故乡,并于3月7日与张树东妻子张王氏合葬。张士林热泪盈眶地说到:“我今年都六十多岁了,终于完成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让爷爷魂归故里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抗战时期,中国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在异乡,却无缘魂归故里。张树东墓的发现,是2021年4月下旬,黄岗村书记柯建军在工作中了解到的。并得知墓主人是一位忠义救国军少校,墓碑上明确记载:张树东系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忠义救国军第三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少校指道(导)员,江苏省铜山县东贺村人。生于1908年,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九月七日在黄岗董家村后方医院病故。
宁墩镇党委政府得到消息后,本着对爱国英烈崇敬之情,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为墓主人寻找故里及后人,并向宁国市党史办、退伍军人事务局、文物管理所、新四军研究会等相关部门做了汇报,同时,走访当地村民,了解更多信息,证实了抗战时期忠义救国军在宁墩黄岗董家村设立后方医院和南阳村设立干部培训班的史实。
张树东在黄岗养病期间单独住在一农户家,其他士兵集中住在医院,他非常关心百姓疾苦,深受乡民敬仰,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张排长”。因此,他病故后当地村民给他安葬并立碑,记录了他的原籍和职务,并将其他十多个病故的士兵埋在他的墓周边。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农业学大寨”时,将此墓由路边山坡移葬至现址。据当地老年人回忆,迁葬时还发现陪葬有一支手枪,取出后上交政府。该墓每年清明、冬至都有当地村民祭扫。2021年5月,宁墩镇政府也为此设立了“历史文化”保护标志。并积极寻找墓主人的原籍及后人。
因行政区划调整,原江苏铜山县撤销,寻找张树东家人的难度加大,但宁墩镇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确定了张树东祖籍为现在的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龙湖街道。2021年4月28日,宁墩镇政府工作人员与原东贺村工作人员张士光取得了联系,幸好张士光曾经负责东贺村的迁坟工作,知道张树东其人。张士光了解张树东的有关信息后,当天晚上就与张树东的孙子张士林取得了联系,告知了相关情况。张士林一家万分激动,彻夜未眠。
2021年5月2日凌晨,张士林即由江苏徐州赶赴宁国。宁墩镇政府领导及黄岗村村干部牺牲假期时间,陪同张树东孙子张士林等人,查看了墓地并祭拜。
2021年5月2日,张树东孙子、重孙与宁墩镇、村干部合影
交谈中得知张树东在老家曾是一名教书先生,身材魁梧,文武双全,已结婚生子,妻子张王氏(1906—1993),育有一女张孝珍(1931—1993)、一儿张孝奎(1936—2005.1)。1937年,他那时29岁,当时儿子张孝奎只有八个月大,张树东被派往河南郑州游击队学习,从事抗日斗争工作,因当时党组织遭到破坏,张树东从此杳无音信。数年后曾有人捎信给他家说:张树东在上海打死一名日本军官,被日本兵追杀并负伤,转往皖南一带养伤,生死不详。据徐州文史资料记载:张树东是东贺村支部的一名中共党员。如何成为忠义救国军别动队指导员还需进一步考证。
张树东家人从未放弃寻找张树东的下落,苦苦寻找了80多年,这次在两地基层组织的帮助下,终于有了着落。山河已无恙,英雄终于魂归故土!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我们应永远铭记前人的历史功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前行。
(作者系宁国市宁墩镇政府一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