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603记忆:龙口琐事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6-14 10:46

谭昌宁

第1531期

603基地,地处安徽省广德市誓节镇茆林村。是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基地,被誉为我国载人航天的发源地。

基地始建于1960年3月,所以又称“603”基地。占地约2500亩。从1960年到1966年,该站先后发射了30多枚各种用途和类型的探空实验火箭,创造了航天史上的多个中国第一,新中国的空间科学探测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603基地见证了我国航天从无到有、自力更生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老一辈航天人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更见证了他们呕心沥血搞科研的艰辛创业史。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科技精英都曾在此洒下辛勤的汗水。

2020年12月1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国航天603基地榜上有名,这是603基地继获评“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后,获得的又一重要荣誉。

603发射场纪念碑及发射塔

钟相洪

17岁的钟相洪站在新家前一阵阵发愣。

这是1959年的暑假。桐汭河边枝繁叶茂的大柳树里,几只知了在不停地叫唤,山谷里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恰如此时钟相洪的心情,有些烦躁,有些疑惑,更有一些对未来的期盼。

钟相洪是誓节镇茆林村人。这里上世纪60年代属誓节公社的龙口村,后来改名先锋大队。与当时的茆林大队、林场大队是三个并列的大队,2000年以后这三个村合并为新的茆林村。

钟相洪原来的家还在山里,一个叫牛口坪的小村庄。三间破茅草房,墙体是当地的白茅草、芦苇杆儿拌上稀泥巴糊成的墙。他的父亲叫钟德义,是个石匠,人称钟石匠。他不但会做石匠,还会做挂面,会打猎捕鱼,在当地小有名气。钟相洪记得父亲还有杆猎枪。

1959年上半年的一天,钟得义家来了几个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让他们立刻搬家,而且是连夜就搬。说是上级要求,国家需要,没有其他的理由。

全村约十七八户村民赶紧收拾家当搬家。其实也没有什么家当,把衣服、被子一卷,一担箩筐就挑走了。

钟相洪一家七口人。除了父母亲,他下面还有四个妹妹。搬家的时候,她最小的妹妹那时才一岁左右,父亲钟得义就把她放在板篓里(板篓是当地的一种竹编的篮子,成长条形),用他那杆猎枪一撅,放在肩膀上就挑走了。

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对于上级要求、国家需要,只有无条件服从。而那时的老百姓,对于组织的信任,对政府的支持也是非常单纯。钟相洪一家搬到了距离原来的家约七八里路远的山里,当时叫林场大队。

因为钟石匠会些手艺,能多少攒下些闲钱,而且比一般的农民要多些见识,所以就送儿子钟相洪去县城读书。

当时广德县城有四所中学,分别是广中、横中、农中和广德初师。那时还不通车,50多里山路,全靠两条腿走。钟相洪每年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回来,现在他就是站在自己位于林场村的这所破烂的新家前面发愣。

作为新中国开始培养的一批学生,相比父辈,他更知道上级要求、国家需要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不知道,国家看中他那块儿山谷里叫牛口坪的小村庄,到底有什么用呢?不解、迷茫之中他对此还有一些期待。

记者采访钟相洪(靳方洪摄)

搬  迁

1959年上半年,603基地开始投入建设。基地征迁规模包括钟相洪家所在的五个小村子,分别是:牛口坪、下安沟、新安、蒋家冲和龙口。涉及到四五十户人家,面积2500多亩。现在的603核心区主要是指下安沟、牛口坪这一带。

这几年,钟相洪一直在收集当年从牛口坪和下安沟两个村子搬出去的人员名单,想争取一些移民待遇。据他的统计,主要有21户。分别是:

彭振华、刘丁友、张炳发、周大发、黄功杰、路明珍、胡魁品、潘明登、高德礼、蒋明义、蒋明典、张永华、郑成龙、夏学宝、付家义、吴乃兵、胡春兰以及他父亲钟得义、钟得修等弟兄四家共21户。

这一批迁出去的老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了。像他这样的迁移户的第二代都已经七八十岁了。最后一个搬迁户刘丁友是前年(2019年)去世的,已经90多岁了。

刘丁友全家搬到了当时花鼓公社的王冲大队冯家湾生产队。花鼓公社当时属于誓节区委。当时搬迁政策是尽量投亲靠友,没有投靠的就由当时的誓节区委在所辖的五个公社中统一安排。

成分好一点的就安排在附近,成分差的“五类分子”就搬得很远了。刘丁友当时的成分有些复杂,他的一个哥哥加入了封建会道门组织,参入反对新政府的暴动,因此受到牵连。

涉及到的人无论是谁一律搬迁。还有一户叫彭振华,当时任龙口大队的大队书记,解放前还在当地打过游击,是老资格的共产党员。彭振华带头搬家,几乎一夜之间,附近的几个村子全部搬迁完毕。

因为农业生产、支持建设等原因,第二年,有一些成分好的农民又被陆续允许回迁,就在龙口和茂林这一带的村子里重新扎根。彭振华搬回来了,继续担任大队书记,而刘丁友一直没有再搬回来。

一同搬迁的还有一户村民。家里有个放牛娃,叫谢明富。比钟相洪小8岁,虽然是一个村子,隔得不远,但是他们两个人的交集一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钟相洪一直找村里、镇里,想争取移民搬迁待遇。谢明富是村书记,接待过钟相洪几次。

就在五九年的下半年,解放军的一支部队进驻,就住在钟相洪他们留下的破草屋里。

李连长

搬家那年,谢明富才9岁,没有上学。农村里这么大年纪的小子,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此时,他正看着眼前这群解放军叔叔,两眼放光。

进驻的部队开始是一个连,连长姓李。谢明富已经记不起李连长的名字了,恍惚之间好像叫李某华。

李连长是个大高个儿,四十来岁,江北人。四四年当兵,打过小日本,打过国民党蒋匪军,还参加过朝鲜战争,打过美国鬼子。这一系列经历对小谢这群放牛娃来说,简直犹如天书一般。他们没事儿就缠着这个李连长。

部队驻地的兵营(谭昌宁、靳方洪摄)

这个李连长就是那种典型的解放军基层干部形象,和驻地老百姓的关系处得特别亲,就像是一家人似的。而且好像是因为人到中年,他特别喜欢小孩子,没事就带着这群小泥猴儿们到处玩,带他们训练,让他们做自己的干儿子。

小谢当时也是在搬家之列,和七八户村民住在几公里外龙口大队的一座大宅子里。这座宅子中间有天井,当地人称“四水到堂”,是大地主钟相南的,现在已经被打倒了。因为成分较好,第二年初小谢一家就被批准返回,就近安置在龙口这一周边的生产队,继续种田。

而在基地里面核心区,还有四五十亩农田是不能给村民进去种的,荒废了又太可惜,于是,驻地部队就接管了过来自己耕种。

解放军战士大多出身农民,种田耕地是传统技能,走哪都不会放弃。因为当时没有机械,耕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一开始,到耕种的时候,部队还要和生产队协调借用耕牛。但农忙的时候耕牛非常紧张,跟生产队借牛,势必会影响到群众的生产。解放军从来不与民争利,于是李连长就委托生产队,给部队买了一条大牯牛回来,还安排战士专门负责放牛。

于是部队的放牛战士就和老百姓的放牛娃就搞到了一起,并顺理成章地成了这群放牛娃的头。他们放牛的时候,会把牛牵到桐汭河河边的草地上,将缰绳往牛角上一缠,散放开来,耕牛会自己去吃草。放牛的战士带着这群放牛娃开始进行训练,练站姿、走正步、卧倒、匍匐前进等等军事技能。

谢明富说,自己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正规的军事训练。

一来二去,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后来龙口村的民兵训练就直接由部队接手了。训练的效果也比其他大队的民兵要好很多。按他们的话说,起码自己打实弹靶比别的村民兵打的子弹要多。

放牛的那个战士,后来提排长了。谢明富开玩笑说,不知道是放牛放得好,还是把我们这群泥猴子训练得好。

六九年的时候,18岁的谢明富要去当兵了。他说,他当兵的梦想就是源于他第一眼看到那群解放军战士,也源于李连长。

李连长陪他走了十几里山路,亲自送他去公社武装部报到。路上,跟他说了很多鼓励的话。临分手的时候,李连长说,在部队好好干,你也算是我带出来的兵,别给老子丢脸!

小谢到了部队,各项基础训练都比别人好。连队学习分解枪支时,小谢拿到枪,三下五除二就把枪支分解了,把连长吓了一跳。后来小谢被当作积极分子重点培养,但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七五年的时候,他退伍回到村里。这个时候驻军已经有一个营,李连长也不在部队,不知道去哪儿了。

谢明富一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念叨起这个大高个儿的江北汉子。

谢明富

中国谈到603的记忆,谢明富说,有一年,他还没有去当兵。他记得很清楚,全家人聚在一起。好像是在烤火。只听到外面突然“砰”的一声巨响,他们都吓了一跳。

他赶紧跑出来看,只见天上飞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不长,也不高,只有门前那棵树梢那么高,后面烧喷着火。谢明富边说边比划着。他当时没有什么词汇来比喻,嘴里只是蹦出来一句:谁家把火钳烧红了,扔在天上飞!

陪同我一块儿去采访的是茆林村的老书记靳方洪。他是当地政府聘请的603基地义务讲解员,对于603的历史颇为熟悉。他提出了一个疑问,603基地的第一发火箭发射失败了,那是七月份。你烤哪门子火啊?

老谢争不过,只好说,那就不是烤火,反正我们全家人都在家,我记得非常清楚。

老谢说,基地里的事情,我们老百姓都不知道,但只要一看到有雷达车过来,部队加强岗哨,封锁道路,就知道里面有发射任务了。

经过几年的接触,村民们现在已经能适应发射时的情况。大家无论是在哪儿干活,一到这个时候,都会停下来,或站在田里,拄着锄头,或是走到路边,坐田埂上点一杆旱烟,静静的看着他们原来的村子的方向,那个被小山包围的发射架。

直导轨笼式钢骨发射架高52米,当地人称为“大铁架子”。在山外面能看到最上面的一部分。

最先看到的是飘出来一个巨大的气球,有一两间房子那么大。气球慢慢悠悠地升出山谷,升到半空中,然后停下来。过了一会儿,大铁架子开始“倒”了。微微倾斜,与气球的方向正好是反的。紧接着,外面布置的几辆一直在摇头晃脑的雷达车,现在也不晃了,都对准了大铁架子倒的方向。再过十几分钟,就会听到山谷里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就看着黑乎乎的火箭,喷着长长的火焰直冲云霄。

目送火箭升上天空之后,老百姓暂停的农活也会继续。抽烟的老汉会把烟杆磕一磕,站起身回到田里。村民们又忙着轮起锄头,开始了开始挖地。只是大家更多的会讨论今天的发射,猜一猜往天上放了什么,是不是准备打美国鬼子,还是准备解放台湾。直到生产队长吆喝几声:别啰嗦啦,快干活儿!他们才会慢慢地消停。

1975年,谢明富退伍回村后,担任当时的龙口大队的民兵营长,直接与603部队联系外围保卫和协调工作。那个时候,他打交道更多的是基地保卫科的科长。他经历了两任科长,一个也姓李,另一个姓洪。

谢明富接受记者采访(靳方洪摄)

因为是当地人,当过兵,又是党员、干部,所以,谢明富偶尔也能进入基地,参与相关的任务。

77年,他接到一个任务,搭建一个靶台。用两棵大杉树,紧紧依靠山上一处实验用房进行固定,然后上面做目标靶。树两边挂上两个巨大的灯泡(2千瓦)。那天晚上,他就在下面的实验房里值班,实验房里临时拉了一条电话线。

山上没有人,风刮得呼呼的。他还是有些害怕的,山上还有野兽出没,又担心大风把搭的靶台给吹到了,一会上去看一次,一夜都没敢合眼。

第二天,到了实验的时间点了,前方指挥部打电话来:马上要开始了,你现在立刻撤离!

谢明富连忙根据要求,点亮灯泡,大白天的灯光都刺眼。然后连滚带爬地慌忙下山,一路小跑,进了指挥部的观察室。这里是不让外人进来的。

里面非常忙碌。有军人,也有工程技术人员,穿梭不停。电话铃一声接一声。几个首长拿着望远镜站在观察窗口前。他没有敢往窗口那儿挤,就在门边上往外看。

一会就听到有人报告,说第一发试验弹没有成功。首长说,再打一发。又过了一会,就看见远处山上靶台那里,先是一道闪光,接着就是轰的一声巨响。然后就听到报告说,命中目标。

谈到这里,靳书记补充说,70年代的后期,这里已经不进行探空火箭的发射了。这次实验发射的不是火箭,是一种热追踪导弹,打坦克、飞机的。当时的发射点是在距离靶台约4公里的茆林的河滩里,第一发飞出去不远就一头扎河里去了,把当时实验的人都吓坏了。还好没有伤到人。

提到热追踪,谢明富也想起来,当时前几天,基地保卫科给他们下命令,做实验的那个时间段,要严禁一切用火,村民不能烧火做饭,不能烧火土(当地农家肥)。所有干部都挨家挨户进行宣传、检查。那导弹是奔着热量去的,看来不仅是怕影响实验。

南瓜车

中国603基地当时的对外名称叫试验站。基地的核心实验区对外称工地。基地技术人员住的地方称招待所,距离核心区还有好几公里。不做实验的时候,技术人员在招待所里,而做实验的时候又是在核心区,更不会与外界接触。

所以,当地的村民大多数还是与驻军关系更好。但有一次终于开始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这时谢明富13岁,还在家里放牛,李连长也还在部队。

60年代中期,粮食紧张,全国上下都面临吃不饱的境地。当时,村民们都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南瓜、山芋这些作物。龙口村的村民,因为有这些东西还能填饱肚子。

那时的南瓜不像现在做菜吃,而是切成长条形的大块,直接放锅里蒸,也不用油、盐佐料,当做主食吃的。现在,老谢这一代人都不爱吃南瓜、山芋,小时候吃腻了。

来参加建设、实验的航天局的工人、技术人员也吃不饱。那时上海市每个人每月定量9斤米,他们在上海的家里也没有粮食,都在饿肚子。来来回回,他们看见村民们坐在路边吃南瓜,都很眼馋。

李连长经常走家串户,村民们个个都认识。于是基地就委托李连长,想要在当地买些南瓜。

李连长找到大队部,当时大队的负责人就是靳方洪的大伯,叫靳其祥。大队赶紧通知下去,要每家每户都挤出一些南瓜来,支持上海的技术员。这些人都是科学家,都是国家的宝贝,一定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搞实验,也不能让他们的家人饿肚子。

当天晚上,生产队长挨家挨户通知:明天下午不上工了,你们都到园子里去摘南瓜,然后挑到公路上面去,支持试验站就是支持解放军,就是支持国家。

那是64年,大家都吃不饱。但李连长说了,大队也说了,群众都得支持。称南瓜的时候,试验站的技术员要付钱,老百姓都不收。后来是试验站记账,然后付钱给生产队,生产队再按照南瓜的重量分给村民。

村民的南瓜都摆在公路边,试验站来了好几辆敞篷车。满满地装了好几车,最后都拉到上海去了。

谢明富记得很清楚,当时南瓜卖三分钱一斤。他的父母亲到菜地里去摘南瓜,挑到路边,他就在路边看南瓜。那次,他家总共卖了1000多斤南瓜,挣了30块钱。不过,他也因此饿了一段时间的肚子。

两任村书记谢明富(左)、靳方洪在水井前合影(谭昌宁摄)

基地找村民买南瓜至少持续到67年,除了南瓜,还有山芋等。谢明富记得山芋是五分钱一斤。就是这些南瓜、山芋,帮助基地的技术人员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后来,村民把当时来运南瓜的敞篷卡车称为“南瓜车”。一看见这种卡车就会说:“南瓜车来了。”

基地和当地村民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熟悉,也更亲热起来。

六五年的时候,基地大建设,进来的是合肥来的工人和技术员,人非常多,与村民在吃水时发生了争执。后来基地了解到这个情况,就支持生产队在村里开挖了一口水井,只给村民用,基地人员不允许用。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这口水井还保留着。

靳书记说,当时老百姓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支持基地技术员吃饭的事,让基地上下都非常感动。

基地后来也不断对当地进行回馈,帮助解决经济发展问题。龙口村在誓节这一片是最先通电的村,从郎溪十字铺拉过来的专线,基地帮着安装了两台变压器。龙口村用电的时候,誓节街道上还没有通电。

基地所有能对外的工程,全部由龙口村民承担。他们村的工价是誓节这一片最高的,别的村一个工分最高只有7毛的时候,龙口这里有一块多。所以,当时龙口村的条件比别的村都要好。村民们自豪地说:在龙口,傻子都能讨到老婆。

一直到现在,这个好的传统还在发扬和传承。基地有什么要求,当地群众都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茆林村出产茶叶,基地每年至少要买五六十万元的茶叶,解决了当地村民一部分的销售问题。靳书记说,这既是源于对当地茶叶品质的信任,更重要的可能还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为了方便村民出行,基地投资200万元修建了村里的水泥路。靳方洪任村书记时,着力打造“中国航天第一村”的品牌。基地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还赠送了一比一的探空火箭模型,这个模型现在就伫立在村部的门前。

603基地赠送茆林村的探空火箭模型

(作者单位:广德市誓节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