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富 才
微信版第1541期
一、“无边光景一时新”
1964年11月,江苏无锡市委成立了“260”(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的代号,简称“56半”)办公室,共确定11家厂为协作厂。1965年1月,中国第五机械部将江苏枪厂第一厂正式命名为“971厂”,她的第一名称为国营新苏机械厂。
“971厂”选址在柏垫镇柏垫社区的大山深处,这里峰峦叠翠、绿树掩映、沟壑纵横、溪流潺潺,风光旖旎而和谐,景色秀美而静谧。1965年2月,苏广建设指挥部成立,广德县委和柏垫镇高度重视“971厂”的建设工作,征集数百农民工参与工厂建设,拉开了如火如荼的建设战场。原本沉寂的大山焕发了生机,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旧貌换新颜,厂房错落有致,机器轰鸣迭起,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
1965年9月6日,“260”试制成功,装出成枪21支,10月份在华东局国防工办组织的评比中获同类产品第二名。1966年2月,华东局国防工办在南京举办“六省一市小三线成果展览会”,“971厂”的“260”产品备受好评。5月,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安徽省委书记李葆华等陪同下来厂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1965年11月,“971厂”建成医务室,在为职工服务的同时,也极大方便了周边村民。1966年3月,职工子弟学校建成,同样也吸收了很多附近农民的孩子来校就读。仅此两件事,使周边广大村民普遍受惠,交口赞誉。
三、“病树前头万木春”
1967年初,文化大革命运动也毫无例外地波及到“971厂”,对生产和各项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1970年12月,该厂生产的一万支步枪因质量问题,造成9960支枪翻箱,直接经济损失9万多元。在此期间,因为乱斗,也曾经发生过多起人员伤亡事故。厂领导痛定思痛,决定对“971厂”实行严格的军事管制,这才得以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并持续发展。“971厂”生产的“260”,在五机部举办的全国21家枪厂同类产品历次评比中均取得骄人成绩:1974年在山东举行的质量评比会上,名列第二;1976年、1978年均名列第三。1981年1月,“971厂”的“260”产品华丽转身,正式告别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204”(56式7.62毫米手枪的代号)产品的登场亮相,3月份就试制成功,装出成枪7支并专业鉴定合格。到1984年底,“204”产品也完美谢幕。在20多年的生产中,“971厂”共生产“260”和“204”产品38.9万支,装备部队30多个师。在1969年的中苏珍宝岛冲突和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战士绝大部分装备的就是“56半”,“971厂”的产品发挥了巨大作用。1985年,随着81式自动步枪的批量列装,“56半”正式从军中退役,但仍是我国民兵部队的重要装备。由于外形俊朗,美观大方,“56半”也一直是我军仪仗队的礼宾用枪。
需要感谢的是,“971厂”给柏垫各单位的支援是巨大的:该厂给镇农具厂培训人员、支援机器设备,还成立了一个精工车间,基本解决了柏垫周边地区农机具修理和零配件制造问题;公社的社办企业大瓦厂、石灰厂、农机站、车队、大礼堂等都得到该厂的大力帮助;刘村、桥头村、姚村架高压线也基本都是厂里出线出人;帮助所在地梅村大队办企业更是不遗余力,从机器设备、人员培训、工艺流程都是厂里操办的,真是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该厂搬家时把一车间所有机器设备和厂房都无偿赠送给了梅村大队。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1973年和1983年,广德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971厂”两次发起募捐活动,共募集粮票26942斤,衣物、鞋等两千余件,现金近千元,有力支援了当地村民的抗洪救灾,使广大村民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四、“平明送客楚山孤”
“971厂”在完成了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之后,于1986年12月办理了2066名工人的户口迁移工作,1987年7月31日,最后一批工人撤离柏垫镇深山,返回故里无锡和苏州。在工人陆续的撤离过程中,发生了太多令人动容的场景和画面。23年的生活相处,工人和当地村民都产生了深情厚谊,有很多都结为兄弟本家,还有干爸干妈,临别时,村民们“箪食壶浆”,相互道别。子弟学校的同学们也都相互赠送礼品,相互拥抱、握手,叙说着离别时的千言万语。
五、“留取丹心照汗青”
广德县在接收了全部厂房之后,就把厂房和车间逐一分配给了县直单位和柏垫镇。家属区的房子则由镇政府卖给了农户,后虽经农户翻修,但依然还可窥见当年的风貌。2020年,柏垫镇党委牵头柏垫社区,和迁至无锡的国营新苏机械厂取得联系,重启了“971厂”原址门楼的新建工作。新苏机械厂投入20万元,复原了工厂大门,在新立的纪念石碑上,镌刻着“971厂”的历史梗概,旁边树立了“971厂”两款主打产品“260”和“204”的雕塑,静静地矗立着,叙说着过往的故事。
六、“落花时节又逢君”
今天,那些曾经为“971厂”奋斗的青春男女,都已经退休赋闲了。然而一种寻根情结在他们心中始终挥之不去,于是近年来,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故地重游、探亲访友,一起追寻当年的故事。2018年10月,国庆节期间,退休老工人郑心宽带着儿女们,一起来到二工地(原“971厂”所在地地名),漫步徜徉在水泥路上,开心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郑心宽向儿女们指点着当年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讲述着过去的事。
“老郑?老郑?是你吗?你是老郑呐!”一个激动的声音从一个拖着柴火的男人口里传出来。“你……你……哎呀!你是……小方吧!方连建!”郑心宽几步上前,拉过方连建还沾着泥土的双手,紧紧握住、不断地摇晃着。“郑心宽啊,郑心宽,你真心宽呐,这么多年都不来看我哦!”方连建戏谑地说道。原来郑心宽在厂里的时候和方连建非常要好,一直兄弟相称。“走,坐你车,上我家,搞两盅!”方连建扔下柴火,不由分说坐上老郑的私家车……像这样,不时地上演着一幕幕温暖的话剧,在你我不知道的角落里重复着同样的故事。(作者单位:广德市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