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华
网络版第1542期
旌阳,是旌德县的别名。取县名为城关镇之名,那是民国以后的事了。
民国以前,旌德县城内以徽水河为界分为两坊:进坊在河西,招坊在河东。民国废都坊,设保甲,称之为“旌阳镇”。这样一说,都是120多年前的事了。
旌阳之“旌”,从旌德县名而来。唐《元和郡县志》载:“本太平之地,以县界阔远,永泰初土贼王万敌据险作乱,诏讨平之,奏分太平置旌德县。”唐宝应二年(763)朝廷划太平县东北境麻城等9个乡设立旌德县。《太平寰宇记》说:“冀其邑从此被化,故以旌德为县名。”东晋桓温有言:“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意思是表扬有道德的人,尊敬贤能的人,这是教育人首先要做到的。“阳”是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即受光向阳的一面,从村镇而言,为宜居之地。旌阳在旌德县治祖山西山之南,徽水之北,故取此名。
01
旌阳是个四面环山,双水穿城之地。
城西是逶迤而来的西山,县衙就建在西山脚下,西山自然成了来龙山。西山还有个不同凡尘的名字,叫“栖真山”,与窦子明炼丹有关。清嘉庆《宁国府志》载:“栖真山,在县西五里,昔窦子明曾居此山,其坛迹存焉。长孙迈所述《神仙传》,子明既来江左,晋元帝嘉之,拜陵阳宰。在县三年,民服德化,后弃官寻访名山,搜采奇药,至徽水之阳,结庵西山,炼丹高岭焉。”有了窦子明炼丹这出大戏,在栖真山立寺祀神,理所应当。宋朝乾道年间,栖真山南面建起了青华观。康熙九年(1670),旌德知县茹鄂侯在栖真山立栖真寺,两层楼阁之外,还设有塔院、养生池、观鱼台等。寺依玉屏峰,俯瞰城郭,遥望凫山,四周虬松林立,修竹环绕,成了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清雅之地。“栖真积雪”,也成了旌阳胜景了。
列岫横西岭,玲珑叠玉屏。
严风增簿暮,冷色上寒庭。
谁宿丹炉火,重翻梵宇经。
曷来歌白雪,试更问仙灵。
(吕光亨《栖真积雪》)
西山逶迤而来的那部分旧称“黄龙岗”,衙署依岗而立。《江南通志》:“黄龙岗在旌德县,依冈势为县治,左有鹿饮泉。”元代旌德县尹王祯曾率家僮在黄龙岗(今梓山宾馆)开垦荒地,建了三间茅屋,引鹿饮泉水为清池,种莲藕芡实,并培垄种稻,四周种植桑树、枣树、木棉,给百姓示范栽种技术。王祯把住的地方称“山庄”,把耕种的园圃叫“偕乐”。久而久之,叫成了“偕乐山庄”。那里既是王祯著作《农书》的地方,又是改进木活字印刷术灵感的发祥地。清代“白鹿饮泉”属“旌阳十景”之一。
旌阳镇鸟瞰旌阳东北是凫山山脉,长12千米,主峰1087米,是青弋江和水阳江的分水岭。凫山是窦子明飞天成仙之地。清嘉庆《宁国府志》:“凫山,一名石凫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有白龙潭、梅溪出焉,有巨人迹、马蹄石、捣药臼,俗传陵阳子明二女化青凫随父仙去,故名。又云子明初炼丹于栖真山顶,后游凫山,遇一隐者相与为友,俱仙去。” 因了窦子明成仙一事,凫山不仅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还滋生出“先有凫山殿,后有旌德县”的俗语。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中咏叹“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时,心里惦记的一定是栖真山和凫山。
旌阳东南是梓山。梓山高476米。山不高而秀雅,林不大而茂盛。登临纵目,四方景物一览无余。从唐到宋,从元至清,旌阳城无论是修庙建塔,还是筑城架桥,尽在梓山的视野之内。清代《宁国府志》这样介绍梓山:“在县南二里,山源自徽境,连属至此,耸立千余仞。山顶有甘露王行祠,半山有览众亭。今废,仅有梓山祠。有三台峰,有石涧,有桃树不花而实。”“奇石仙桃”,成了旌阳寻幽探胜之景,可惜好景不到百年,桃树化为异物,为观桃而建的观景亭同样倾圮于草木之中了。
梓山和宣城敬亭山一样不是什么高山,敬亭山因为李白的登临而名闻天下,梓山虽然没有修到李白的脚印,却不断有文人雅士的身影出入。
不高而秀雅的梓山(江建兴摄)
宋朝宰相王安石之子王雱任旌德县尉时,曾在梓山寺池壁上书有“兰亭胜事”四个大字。
明朝宣城文人汤宾尹写有《春日偕及门诸子游梓山》:
骀荡春光到梓阳,闲来施食礼空王。
自语鸟添诗思健,已残花逐酒杯香。
谈挥如意风生席,妙证菩提客满堂。
芙蓉旧主能相认,可是当年侠少狂。
清代宣城诗人施闰章与旌阳城交情笃深,梓山上的景物一次次触发诗人的灵感,《登梓山》和《旌阳寺中》便是明证:
梓山城头出,梅溪杖底流。
风光横满县,泉响曲依楼。
过雨涨新绿,看题感旧游。
山腰精舍好,归路重淹留。
(《登梓山》)
一月宿精舍,坐看芳草生。
归心知物换,客感对僧平。
山市春蔬俭,溪舂夜火明。
劳劳频转侧,惭负晚钟声。
(《旌阳寺中》)
梓山供佛是宋代就有的事,寺有兴废,一直延续至今。但老百姓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传统庙会“三月二十八”,尽管他们对庙会的本意没有多少了解,他们需要的是经年不变的物资交流会那种热闹气氛。旌阳菩萨会历史已近千年,其源头在梓山东岳庙。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载:“三月二十八”乃东岳天齐仁圣帝诞之日。其神掌天下人生死,诸郡邑皆有行宫奉香火。每年到了农历三月二十八和七月二十四、七月二十五,为东平殿祀神张巡生日;十月初十为城隍生日,官绅祀祝祈祷甚盛。百姓及附近望姓大族,争先恐后出菩萨会,抬着菩萨,旗锣开道,鸣铳放炮,香花灯烛,百戏杂陈,仪仗伴随,唱戏酬神。每逢菩萨会,旌德四乡和绩溪等地农民纷纷结伴而来观看迎神赛会。农历三月二十八前后正是备耕生产、各种秧苗投种时期,沿习“日中为市”“以物易物”传统,将多余的农副产品、手工制品、瓜果秧苗等,随身带来交换自己春耕缺少的东西,正所谓“一探亲、二拜年”,两全其美。时值春耕季节,春雨霏霏,蓑衣箬帽成了畅销品,遂习称“蓑衣箬帽会”,百姓口语为“三月二十八”。民国18年(1929),国民党县党部发动青年学生破除迷信,上梓山打掉了菩萨塑像,东岳庙、东平殿、城隍庙,一应泥塑木雕偶像,皆遭粉身碎骨之灾,自此以后不再出菩萨会了。不过“三月二十八”蓑衣箬帽会,一直沿续了下来,只是时至今日交易的物资早已与时俱进了。
02
旌阳“双水”指的是徽水和白沙两条河。徽水河是旌德境内最大的一条河,又称淳源河、淳溪。发源于绩溪县徽山仙严岩尖西麓,由尚田上竹坦流出,自南而北,经镇头、浩寨到旌德版书分界山入境,而后入旌阳、过蔡家桥、穿三溪,经泾县汇于青弋江,旌德境内长度38.6公里。
如果一个地方推选一条母亲河的话,徽水河理所当然是养育旌德的母亲河。徽水在旌阳与汇入其中的白沙河,构成了旌德县城“二水穿城”的佳境。这样的地理实在是天造地设,让山城陡然间灵动雅致起来。徽水河的历史像北流的河水一样千万年都是相似的模样,其沧桑记忆浓缩在横跨两岸的桥梁之中,千百年的风雨都化在“三桥锁翠”里了。“三桥锁翠”是古“旌阳十景”之一,三桥指的是徽水河上淳源、驾虹、黄济三座桥。
宋代进士汪齐《平政桥记》载:
旌德为县,溪介其中,东西相望;从昔建桥,以融会气脉……上有栋宇之覆,下无柱石之碍,岿然中流,迢迢亭亭,若升龙之跃于渊,若偃虹之跨于涧。
这座勾联旌阳城西与河东的淳源桥,900多年来,仅王朝时代小修、大修、改建、重建14次之多,桥梁现在的面孔,是道光年间长成的。其建筑设计有独到之点,桥的5个孔洞4座桥墩迎水一面皆无分水尖,这在古桥建筑中实属罕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来水方向并不直冲桥身,而是冲向西岸石坡,从而改变了水流方向,激流经过一折,水势减弱,向桥墩的一个直角涌去,那个直角就自然成了分水尖。
淳源桥(江建兴摄)
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因地制宜,巧借天工的。
淳源桥在旌德人口中被称为“上东门桥”“上市桥”。旌德设城池的时候,徽水河是护城河。淳源桥与通和门相接。
“三桥锁翠”中最具简洁之美的是驾虹桥。城墙立着的时候,它连接中和门和中街,故称“中市桥”“中东门桥”。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谭青主建。当年以石为垛,以木为梁。明嘉靖年间改造为石桥。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为洪水冲塌,周道修为首捐资修葺,成了现在五跨五梁的模样。
夏夜的驾虹桥依然是居民纳凉的好场所,陈年往事和街边新闻合着四角凉亭上的铃铛声,随风飘扬。供奉在亭中的神像,不计时日地默记着香火中的所有祈祷。月光下的鱼鳞坝水浪织花,与水街的五光十色交相呼应,成为网红时代的一处打卡点。
驾虹桥(江建兴摄)黄济桥的身影无可奈何地隐在和平大桥的身后,昔日“三桥锁翠”的气脉肠梗阻了。有位画家说,最好把和平大桥拆掉,三桥的古朴之美就复原了。
黄济桥曾经与义济门相通,旌阳人习惯称“黄济桥”为“下市桥”。黄济桥始建于明嘉靖中期。清康熙十五年(1676)被洪水冲垮,黄姓召集众人商议,为修桥捐资生息,积30年之久,才得以实施。康熙四十四年(1705)八月动工,次年垛成,谁知桃花水泛,损坏三垛,复修完成。第三年山洪暴发,又损两垛。黄姓并不气馁,再集众资,量力劝输,勉强成就复建。雍正三年(1725)才大功告成。
自动工之始至讫事之年,又阅二十稔,而工始竣成,顾若是之艰哉!兹移址于东西两岸居民之下……
前后一推算,从动议到梦圆整整50年,皇帝都换新茬了。
清黄梦麟《重修黄济桥记》称:
继又名黄济,何也?桥始于黄氏,原前人之意,谓垂之奕世,俾我后人,顾名思义,念是先济人利物之举,无使陨坠,遇亏损则葺之,遇缺陷则补之,庶几世济其美。
一言以蔽之,就是黄姓后代子孙,都要继承祖先之志,永远尽修葺该桥的义务。
黄济桥(江建兴摄)
暖阳之中,只要从黄济桥边经过,我总喜欢跨上一阶一阶的石踏步,站在桥上眺望一下远处的驾虹桥和淳源桥,感受一下清代进士吕光亨《三桥锁翠》的诗句:
胜地足招邀,春晴物色饶。烟光分两岸,城阙连三桥。乍可离城俗,谁从避世嚣?数声莺语滑,暗柳绿迢迢。
如果说徽水河是一幅画,那么旌阳三桥定是画眼。
三桥建造之后,县北五里的地方修了一座桥,古人干脆就叫“新桥”了,渐渐地那个村也随了桥名。
14岁的胡适离开绩溪上庄去上海时,曾在旌德新桥住了一晚,日记留有“宿新桥”的记录。那座石拱桥,不知留给少年胡适怎样的印象?
新桥建桥的历史同样可以上溯到明代。从明到清修了毁,毁了建,都是山洪在捣乱。现在的新桥,是众姓共建于道光六年(1826)。砌石方正有棱,搭石严密,桥两边筑有荷花柱栏杆,桥身上下在经年的风雨中披挂上了生命力极强的爬山虎,宛如一条绿色苍龙横卧在“溪益壮阔”的徽水河上。
(作者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旌德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