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辟“宣城唐诗之路”的建议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7-18 10:19

陆再奇

网络版第1547期

宣城唐诗之路,是指以今宣城市区为核心,以黄山—桃花潭—敬亭山—九华山为主干线,遍及今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内,并与江苏、浙江境内“唐诗之路”相衔接的诗情长廊。唐诗之路是宣城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宝贵资源,开辟“宣城唐诗之路”恰逢其时。

01

“宣城唐诗之路”的形成

山水之秀,蔚为人文。唐代诗人在宣城境内遗留下来的唐诗之路,与宣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宣城的地理和历史人文,造就了宣城山水的灵性。宣城地处皖南山区向长江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农耕文明时代,最适宜人居。战国时代是楚国在今苏浙沪皖三省一市重要的商贸重镇——爰陵邑。汉武帝时在此设丹阳郡,疆域最大时5.7万多平方公里。西晋永嘉乱后,宣城地境是“永嘉南渡”中原世家望族除京城建康之外的首选之地,成为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交汇中心。“永嘉以后,衣冠避难,多来江左,六朝文物,萃于斯邑。”山水是大地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谢朓在宣城任太守期间写下了大量诗作,开辟了中国山水诗的新境界。谢朓之后,李白同样受宣城灵山秀水的熏陶和启发,将中国山水诗推至最高峰。

(二)唐代宣城区域中心的地位、富饶的物产、发达的经济,为来此旅游诗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国孙吴时期,宣城境内得到了初步开发。东晋南朝,宣城属王畿地区,不仅农业生产发达,而且多属王侯的封地和食邑。任宣城太守的内史皇族成员有15位之多,其中排名第一的琅琊王氏家族有9位,排名第二陈郡谢氏家族有2位。唐天宝十一年(752),宣城辖区境内人口96万多(注:含当时尚未析分出去的池州8万多人口)。乾元元年(758)唐王朝设浙江西道,领昇润宣歙饶江苏常杭湖10州,治昇州。上元元年(760),刘展攻占昇州后,浙江西道迁治宣城。上元二年(761)宣歙道并入浙西道。大历元年(766)以方清之乱,复置宣歙道,领宣州和歙州以及永秦二年(766)分宣城地而设的的池州。浙西道治宣城前后6年。

唐代,宣城疆域北临长江,南倚黄山,长江和黄山是其边界线。青弋江、水阳江、南漪湖、丹阳湖等河湖交错、交通便捷。气候温暖湿润,风光秀丽。物产富饶,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商贸十分发达。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北方陷于唐王朝与各“藩镇”争夺战的泥潭,宣城始终保持安定,经济社会文化加速发展。宣城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钱币铸造基地,军用武器制造基地,铜矿冶铸、铜器制造基地,物产多贡品,商贸繁荣地,文风昌盛地。李吉甫《元和国计簿》载,宣城贡赋在全国仅次于浙东、浙西两道。李白诗赞宣城“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1。中唐诗人元稹诗赞“宣城重地,缴缗之数,岁不下百余万”2。晚唐诗人杜牧称宣城“赋多人众,最于江南”3。唐末五代沈颜称宣城“实为奥区,凡厥贡之盛,厥土之饶,则古所良也”4。天宝十四年(755),李白在宣城还看到位来自西域胡人的表演5。1170多年前诗人张乔在宣城看到府衙(位于今府山广场)东、宛溪河岸边“螟火丛桥市,晴山叠郡楼”。

(三)宣城境内道观寺庙林立,契合了唐代诗人“求仙寻道”的心理需求。唐代道、儒、释教盛行,皇帝奉道教教主老子为宗祖,信奉道教或有道教思想的人成为社会主流,文人名士更是如此。宣城城内有传说中道教人物窦子明的居所陵阳山,鳌峰上有紫极宫;敬亭山上有传说中的梓华府君的敬亭山神庙,神庙西边有灵应观;城南响山上有传说中的严子陵钓白龙的钓台;城东麻姑山有麻姑仙女练丹的仙坛并留有仙坛丹井;城东南稽亭山有三天洞和仙人岩;泾县琴高台有琴高公乘鲤飞天传说并有琴高炼丹遗迹,李白有“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6”诗句;泾县城南承流山顶有三潭,有神龙居其中的传说,等等。这些都为喜爱求仙学道的诗人所喜爱。有学者认为,李白多次至宣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求仙寻道。

(四)宣城文学昌盛是“宣城唐诗之路”形成的关键。唐代,裴耀卿、崔衍等宣城地方官员,多以爱才好士著称。如:王质任宣州刺史兼宣歙观察使时其幕僚崔珦、刘濩、裴夷直、赵皙;沈传师任宣州刺史兼宣歙观察使时其幕僚李景让、萧寘、杜牧;田頵任宣州刺史时其幕僚杨夔、康軿、殷文圭、王希羽等均为一代名流。这种人才“虹吸效应”,一是聚集了大量才士于宣城幕府之中形成幕府诗人群,直接促进了宣城文学活动的繁盛;二是科举及第之后的待选进士前来谒见幕府主人,在这一过程中也促成了文学活动的产生。《登科记考》载:唐代安徽进士41名,其中宣州15人,状元2人。隋唐五代全国845名文学家,有籍贯可考者699人,安徽21人,宣州14人。

隋末唐初,宣城本土诗人零星出现。盛唐时期,宣城当地产生了以刘处约、刘太冲、刘太真、释正原、费冠卿、汪全铭、刘长卿、罗立言等人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个中国现实主义诗人群体;唐末五代(907—960)又发展出了以许棠、汪遵、张惟俭、李咸用、梅远、江全铭、邵拙、高远矩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个诗人集团。他们与宣州刺史兼宣歙观察使(节度使)集诗人一身的裴耀卿、季广琛、路应、范传正、令狐楚、崔群、沈传师、陆亘、高元裕、裴休、独孤霖、崔铉、裴虔馀、徐知证以及或游学、或寓居或为官宣城的李白、高适、韦应物、孟郊、沈传师、刘禹锡、张籍、韩愈、白居易、许浑、杜牧、许棠、陆龟蒙、杜荀鹤等“名重于时”的顶级大诗人,共同绘就了唐代宣城丰姿卓越的诗歌文化,在宣城境内留下了传承千年的诗路文化。

唐代宣城,对诗人来讲,可以说是:得意者来此放歌,失意者来此独坐,吃喝玩乐不愁,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齐全。

02

唐代歌咏宣城诗人及宣城唐诗数量

唐代距今至少1000多年的历史,搞清楚唐代有多少人诗人来过宣城,到过什么地方,留下哪些首诗歌,以及没有来过宣城但题咏过宣城和在唱酬赠答诗中提及宣城的诗人、诗歌有多少,实在难计。笔者通过梳理及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发现唐代与宣城(时为宣州,又名宣城郡)相关的诗人,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一)宣城本土诗人及诗歌数量。唐代宣城本土人,以宣州(宣城郡)实际管辖区域为限。如:以秋浦、青阳两县,永泰元年从宣州析分出去划归池州管辖之前,这两地的诗人当属宣城本土诗人;永泰元年(765)后,则不属宣城本土诗人统计范围。以此为标准,据此不完全统计,唐代宣城本土诗人有左难当、刘处约、胡楚宾、韦权舆、高霁、张惟俭、刘太真、舒雅、王炎、顾蒙、万巨、汪伦、刘太冲、刘长卿、罗立言、陈商、释正原、汪遵、许棠、江全铭、梅远、邵拙、高元矩、舒雄、蒯鳌、李咸用、李嶷、崔玄亮等约30名,存诗1200多首(不完全歌咏宣城)。

(二)在宣城任职的诗人及诗歌数量。任职宣城的诗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宣歙观察使或州刺史;一类是县令。前一类中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层:一是长官阶层,即刺史、观察使或节度使;一是幕僚阶层,即在宣城入宣歙观察使府或宁国军节度使府的诗人。据不完全统计,有裴耀卿、韦嗣立、郑愔、季广琛、崔何、高傪、万齐融、夏侯审、皇甫镛、韩云卿、钱徽、鲍溶、崔群、羊士谔、孟郊、卢弘止、李翱、崔公信、范传正、令狐楚、钱可复、沈传师、裴坦、李商隐、许浑、陆亘、王质、裴夷直、裴休、赵嘏、郑薰、崔致远、独孤霖、范传真、卢肇、王凝、司空图、杜荀鹤、伍乔、韩熙载、徐知证等约90名,宣城诗960多首。

(三)寓居宣城的诗人及诗歌数量。指没有在宣城任官、没有加入宣歙观察使府或宁国军节度使府任幕僚而是单纯在宣城居住的诗人。据不完全统计,有来济、李白、张五諲、韩愈、窦牟、柳宗元、白居易、杨虞卿、张南史、李传、尉迟羽、汪鑫、希运禅师、喻凫、周繇、杨蘷等约30名,宣城诗500多首。

(四)游历宣城的诗人及诗歌数量。游历宣城,是指非居非宦游的诗人。据不完全统计,有李峤、孟浩然、张九龄、武甄、王昌龄、王维、崔成甫、萧颖士、皇甫岳、耿湋、高适、吴筠、钱起、刘复、皇甫冉、韩翃、卢纶、崔子向、李观、韦应物、权德舆、顾况、元稹、刘禹锡、郭周藩、王建、温庭筠、罗隐、陆龟蒙、费冠卿等约80名,宣城诗300余首。

(五)没有到过宣城、写有宣城诗诗人及诗歌数量。这些与宣城相关的诗,多涉及宣城使府和州县官员,有些是宣城人士或寓居宣城的人士。据不完全统计,有张众甫、张继、卢仝、林宽、李洞、潘佑、徐铉、徐锴、李煜等10多名,宣城诗20多诗。唐代与宣城结缘并留有踪迹的诗人,既有地方志书中记载的传说中的皇帝,也有文献记录的裴耀卿、令狐楚、崔群、裴休等10多位宰相诗人;既有“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又有“诗囚”孟郊,“诗豪”刘禹锡,“诗僧”贯休;既有“大历十才子”中钱起等7人、又有“咸通十哲”中许棠等6人;既有卢肇、李岑等5位状元诗人,又有刘太冲、汪遵、许棠、鲍溶等40位本土及外籍进士;既有“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柳宗元,又有“小李杜”之称的杜牧、李商隐;既有与“诗圣”杜甫齐名的著名诗人许浑,又有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韦应物;既有隐逸诗人代表陆龟蒙,又有名妓女诗人史凤。他们在宣城境内铺就的“唐诗之路”,在全国数百条“唐诗之路”中,可以说宣城的“唐诗之路”品位甚高。

03

唐代诗人在宣城境内的行踪

唐代与宣城结缘的240多名诗人中,对宣城影响最大的诗人和文学家,前有李白,后有杜牧,中有韩愈和白居易,他们4人寓居宣城彼此间前后仅相隔不足80年的时间。

(一)诗仙李白。62年人生中,开元十三年(725)至宝应元年(762)期间至少有11年留连往返于当时的宣州(宣城郡)境内,其中有5年左右生活在宣城县,并住在敬亭山下。据不完全统计,李白题咏唐代宣州(宣城郡)流传至今有据可考的诗文约202首,与李白现存诗文不足1000首相比,占总数20%。其中:宣城县61首(含存疑2首和一诗多首),宣州当涂县53首(含一题多诗),宣州秋浦县42首(含一题多诗),宣州泾县23首(含一题多诗),宣州南陵县18首(含一题多诗),宣州青阳县5首。李白的足迹几乎踏遍宣城的山山水水,如:今宣州区境内的敬亭山、陵阳山、响山、麻姑山、宛溪河、青溪河、谢朓楼、谢公亭、开元寺、灵源寺等,泾县境内的桃花潭、水西、蓝山、漆林渡、石壁山、涩滩、罗敷潭、陵阳山天柱石等,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宣城境内的三座山、三条河、三座桥、三个亭、四物产。三座山,一为敬亭山、二为陵阳山、三为响山;三条河,一为宛溪河、二为句溪(即水阳江宣城境内段)、三为青溪河;三座桥,一为济川桥,二为凤凰桥,三为别士桥;三个亭,一为谢公亭,二为崔八丈亭,三为西候亭;四物产,一是宣石砚,二是宣笔,三是杜鹃花,四是老春酒。

宣城人民先后以二仙祠、四贤堂、五贤祠、七贤祠、十贤祠等祭祀与瞻仰李白,并在李白曾居住的敬亭山上建有太白亭、太白楼、太白独坐楼等。

(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56年的人生中,有八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宣城。在宣城生活期间,韩愈不仅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完成了自己古文派传人的身份认定,而且在宣城结交的朋友,为其倡导古文运动并成为领袖奠定了人缘基础。后在宣歙观察使兼宣州刺史皇甫政举荐下,以宣州“贡生”身份,至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韩愈对宣城的哺育之恩至死念念不忘,终生视宣城为其第二故乡。18岁,在宣城创作的《芍药歌》,借花咏志,自称“楚狂小子韩退之”。长庆三年(823)(韩愈去世前一年)还写有《示爽时之宣城》,打算“有路即归田”。

(三)今人戏称的“高考移民第一人”白居易。贞元十五年(799)至贞元十六年(800)前后两年住在宣城。宣州刺史兼宣歙观察使崔衍将其破格选为宣州“乡贡”,获得了去长安参加省试的资格。“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贵。”宣城,是白居易一生的重要转折地,他始终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愫。多年后,白居易以宣城贡品为题的《红线毯》和《紫毫笔》两首诗,一直传颂至今。69岁时写有《寄赠郡斋》诗曰:“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

(四)两次在宣城为官的杜牧。大和四年(830)至七年,杜牧在宣城任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僚;开成二年(837)至五年,在宣城任团练使判官,前后两次在今宣城市区生活约6年。杜牧宣城诗有40多首,其中写开元寺6首(开元寺是杜牧第一个题咏的),宛溪河和句溪6首,谢朓楼3首,水西寺2首,敬亭山1首。

(五)晚唐诗人许浑。在宣城生活3年,以山为伴,以水为乐的山林清幽生活是其此时强烈渴望的。在宣城生活3年中,许浑喜与隐士僧人交往,宣城境内的佛寺、名山、古迹都留下了诗人的足迹。敬亭山诗4首、谢朓楼诗3首、开元寺诗2首、泾县水西诗1首。

(六)宣城寺庙的诗僧。如开元寺僧的灵澈、元孚, 敬亭山僧人清越。灵澈,贞元、元和年间与寓居宣城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交往频繁。灵澈文集10卷,刘禹锡作序。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孚上人》孚上人即开元寺僧人元孚。清越在敬亭山广教寺居住约40年,齐己《寄敬亭清越》诗曰:“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

(七)宣城民间诗人。宣城民间诗人首推艺妓诗人史凤,《全唐诗》录其诗 7首。唐人题咏宣城的诗歌,除了各不相同的艺术价值, 还有较高的政治经济、人物活动、社会生活风俗等方面史料价值。

04

“宣城唐诗之路”内涵

“宣城唐诗之路”,是唐代诗人在宣城境内的吟诗之路、交友之路、寻亲之路、游览之路、寻求精神寄托之路,得意者放歌之路、失意者独坐之路。宣城的山水抚养了他们的疲惫心身,他们在宣城秀山丽水间留下的传世经典诗篇,极具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和自然亲近力,成为宣城文化旅游的黄金之路。

(一)古城镇古村落承载先贤古韵。诗路沿线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宣州区水东镇、泾县桃花潭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泾县桃花潭镇査济村、泾县榔桥镇黄田村、旌德县白地镇江村、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宣城市宣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郎溪县梅渚镇、宁国市胡乐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绩溪县伏岭镇湖村、广德市卢村乡甘溪村等以及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和宣城的美好乡村无不承载着先贤古韵,别具风貌。

(二)古迹非遗铸就文化宝库。诗路既是宣城的文脉的载体,也是宣城的历史脉络。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既有古驿道、古石桥等商旅遗踪,又有古书院等治学之所;既有摩崖石刻等酬唱之篇,又有窦子明炼仙丹、严子陵钓白龙等名士遗存。据不完全统计,诗路沿线保护性建筑物700多座,文物保护单位28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250多个,历史建筑物160多处。

05

“宣城唐诗之路”现状

1982年8月13日,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主任、汉文教授松浦友久曾率“唐诗之旅”来宣城寻迹敬亭山。1983年,松浦友久再次来宣城访问考察李白遗踪。1984年3月24日,日本考察团一行20人第三次到敬亭山探访李白在宣城的遗踪。在宣城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时至今日,近40年的时间,甚至连“宣城唐诗之路”的概念都没有。

(一)文化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缺乏比较直观的文化景观。文化形态多消失或湮没,有的无遗迹可寻。诗路文化的基因没有被激活,文化的潜在价值没有充分利用好。文化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局面没有有机统一。

(二)历史文化遗存抢救和保护的意识不够,力度不强,办法不多。对文物古迹和文化价值缺少敬畏之心,尊重历史不够,文物复建随意变更遗址屡见不鲜。历史地名很少被激活。恢复重建的文物现代化气息浓厚。

(三)“宣城唐诗之路”尚未列入政府职能部门议事日程。学术研究尚未起步,社会对“宣城唐诗之路”的概念比较陌生,社会认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导致没有统一有效的规划引导和协调机制,各自为政,资源共享和利用水平不高,少数极具影响的文化“明珠”没有串连起来,唐诗文化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06

讲好唐代宣城诗歌故事

“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宣城唐诗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唯美故事。建设“宣城唐诗之路”,离不开挖掘宣城唐诗文化中蕴含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等各种文化形态。立足文化的原真性,满足现代人的文化品味,提炼出当代人最感兴趣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将其融入到景物景观、艺术创作、旅游服务中去,打造沉浸式视觉体验,让游客兴奋在笔墨下,兴致在美景中,幸福在旅途上。

(一)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好宣城唐诗中的轶事典故。如:《新唐书·来济传》载:高宗朝四宰相来济、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年轻时客居宣城石仲览家中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轶事;少年韩愈清狂不羁的轶事;李白《赠汪伦》中李白与汪伦友谊以及袁枚《随园诗话》记载的汪伦“诓骗”李白的轶事;贞元十五年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荐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今人戏称白居易“高考移民第一人”的轶事;杜牧《张好好诗卷》中记载杜牧与歌伎张好好的爱情轶事;孟郊任宣州溧阳尉时,将薪俸分一半给他人,让他人代自己履县尉职责的故事以及孟郊《游子吟》诗背后的轶事;即将赴任的宣州广德县令在即将赴任宣歙观察使前显摆的轶事;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僚杨夔著《祸赋》劝戒田頵,田頵不听被杨行密斩杀的故事;《泾县志》载唐宣宗与黄檗禅师隐居水西寺的故事;宣城名妓史凤闭门羹待客的故事等类似的趣味故事。

(二)情景再现复原宣城唐诗古韵。

(1)依据李白《独坐敬亭山》诗,再现李白与世无争的,乐观浪漫且又有点孤傲,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形象;

(2)依据李白《赠汪伦》诗,再现李白从桃花潭准备乘船离开,汪伦组织民众踏歌给李白送行的欢蹦乱跳的场面。

(3)依据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句,再现李白无法排遣内心的苦闷、痛苦与失望的神态。

(4)依据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诗,再现李白游览泾川神态。

(5)依据顾况《险竿歌》“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空上下走,尤如平地行走”诗句,再现宣城女孩在平地树立的长长竹杆上攀登如同在平地上行走的情景。

(6)依据白居易《红线毯》诗,再现官员费尽心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向朝廷进贡的足有十丈多长、正好与宫殿地面的大小适合的红线毯。被铺在宫殿地面,由美女在上面任意踩踏歌舞,纤纤细足陷没于毯内的情景。

(7)依据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诗,再现唐代宣城开元寺的美丽景观。

(8)依杜牧《题元处士高亭》诗,再现杜牧与元处士间密切的关系,彰显示杜牧羡慕隐逸生活的神态表现,等等。

(三)制作宣城境内唐代诗人雕塑群像,再现唐代诗人在宣城境内的诗酒文会的经典景观。文人宴集是唐代文化中颇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唐代诗人在宣城境内较早的一次诗酒文会是宝应二年、广德元年(763)在东峰亭举行的。文会背后的历史故事是,宝应元年(762),袁傪为河南副元帅李光弼行军司马。广德元年(763),率军平浙东袁晁,进太子右庶子。旋平宣州方清,召集刘太真、崔何、王纬、高侈、李岑、苏寓、袁邑、郭澹等人在东峰亭集会庆贺。刘太真与袁傪、崔何、王纬、高侈、李岑、苏寓、袁邑、郭澹《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诗,袁修、崔何、王纬、郭澹四人《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七、谋划好以敬亭山为核心、以今宣城市区为中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内黄山—桃花潭—敬亭山—九华山为主的“宣城唐诗之路”路线

黄山、敬亭山、九华山,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范围内的三大名山,唐代均坐落在古宣州境内,黄山位于宣州太平县与歙州歙县、黟县、休宁地境,九华山坐落在宣州青阳县境内,同是由于李白的题咏扬名。

唐诗中的“黄山”,始见于唐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泾县作《送温外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一诗。李白是唐玄宗改名黄山之后,第一个人题咏黄山的诗人。李白之后,贾岛、杜荀鹤、释岛云等人均留有题咏黄山诗歌。1986版《黄山志》载:唐代诗人题咏黄山诗歌6首,其中李白2首。

九华山,唐代之前没有固定称谓,或称“陵阳山”,或称“九子山”。天宝十三年(754)冬,李白应韦权舆、高霁之邀,聚会九子山,互相吟唱,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九华山名始传世。天宝十四年(755),李白赠韦仲堪“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成为九华山千古扬名的绝唱。李白之后,费冠卿、萧建、刘禹锡、杜牧、罗隐、杜荀鹤等十多名唐代诗人题咏九华山。1998版《九华山志》载,唐代诗人题咏九华山的诗歌16首,其中李白2首。

敬亭山,因地近古宣州,山势不高,山上有一股清韵之气,因此,李白游历宣城时,将家安置在敬亭山。李白题咏与敬亭山相关的诗歌20首,是李白题咏黄山、九华山的各10倍。唐代与敬亭山相关的诗歌80首左右,其中刘禹锡“敬亭之山广索漠,兀如断崖无棱角。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清代宁国府知府佟赋伟在《重修敬亭山七贤祠记》中指出,“遂使敬亭一峰声齐五岳”,乃历代文人墨客竟相题咏而成,不是刘禹锡,字梦得所说的“宣城谢守一首诗”所能做得到的。黄山、九华山扬名也是经历代名人不断歌咏才形成的,也不是李白、刘禹锡的一两首诗所能做到的,这是史学界的公认。

今日的敬亭山对外的影响力无法与黄山、九华山相比。建议以李白及唐代其他诗人留下有关敬亭山、黄山、九华山的诗歌及其遗迹,以宣城市区为中心,开辟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内黄山——敬亭山——九华山“唐诗之旅”精品路线,联合黄山、九华山旅游主管部门,在国内、国际上共同打响黄山、九华山、敬亭山的旅游品牌。

开辟宣城唐诗之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并举,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名人名居名城名镇名村为珠,以山水为纽带,以故事为灵魂,突出串珠成链,共建共享,精心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精心提炼文化符号,精心设计文化载体,高水平创建,让游客有看头、有听头、能切身体验“宣城唐诗之路”。

注 释1.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2.元稹《授卢萼监察里行宣州判官制》

3.杜牧《唐故宣州观察使御史大夫韦公墓志铭》

4.沈颜《宣州重建小厅记》

5.李白《观胡人吹笛》

6.李白《九日登山》

7.《后汉书·李忠传》载:“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

8.《三国志·魏书·陶谦传》:“少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副馆长、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