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来发
微信版第1550期
1966年在松江的军工企业526厂对外第二厂名为松江铝材厂,当时为了小三线建设,厂部组织科抽调人员组成新厂筹建组,在上海机电一局技术三处领导下,到宁国县霞西山沟里建设新厂。从此526厂安徽新厂的第二厂名改为联合机械厂,简称联合厂。市政设计院负责设计,市建四公司进行建设,市安装公司负责安装生产线。
开山、筑路、造房、安装机械设备,铺设生产作业线用了三年时间,到1968年底工厂全部建成。1969年初支内职工搬迁进入新厂,进行军品手榴弹试制和试生产,下半年产品定型,经鉴定合格,转入正常批量生产。
联合厂的组建是以原设在松江的526总装厂为主体,共700余人到新厂从事管理机构、总装车间、工具车间,铜丝簧、铅管等生产工序建设。526厂原在上海的零部件生产配套协作厂负责建设新厂的零部件生产线,包括设备和人员配置等。其中上海锅炉厂负责翻砂铸造车间,上海人造板厂负责木材车间,上海长征电镀厂包建电镀工段,上海箱锁厂包建螺纹套冲压车间,上海弹簧垫圈厂负责拉环工序。当时的526厂即联合厂职工总数达到1800余人,是后方第二大厂。
联合厂处在霞西、田坂、长岭和强联生产大队之中,还有六车间单独在宁国县城西南角上的凤形山生产队。当时三线厂工农关系相处十分融洽,从客观上来说,因建设小三线厂而促进了当地农村的发展,部分征地工进厂当了工人。在整个三线工厂的筹建、生产和发展的20年里,我们和当地政府和人民和睦相处,互相支持,共赢发展。
联合厂内部分为:第一生产区为茶坑坞一车间、竹林沟二车间,牛角洞仓库和靶场;第二生产区为阳门口三、四、五车间;第三生产区为相距厂部25公里外的凤形山六车间。供应科、运输汽修车间,基建科、木工车间建设在霞西镇东首。白菜园中心区设有机关办公大楼,家属住宅,招待所,单身宿舍,小卖部,幼儿园,小学校,中心医务室,大食堂,冷库,锅炉房,浴室,理发店,水泵房,煤球厂,小吃店,粮油店,150门共电总机房,1000瓦扩音机房,大集体三产办公室等。白菜园中心区到第一、二生产区分别有三公里路程,两个生产区各车间还设有食堂、医务室、浴室、水泵房。第三生产区六车间像一个分厂那样拥有全套的后勤编制。联合厂在上海天山路1931号设有驻沪办事处、招待所、仓库,在松江中山中路谷阳路口803工地仓库设松江办事处、招待所和生活资料采购仓库等。
526厂生活区
皖南山区气候多变,冬季特别冷,新厂车间都是设在山沟深处,职工上下班要步行一小时左右。1969年2月份,大雪封山,道路结冰,无防滑链的汽车无法使用,当时筹建组的人员眼看大批工人要进山,而要睡觉的木板床还存放在竹林沟的库房里,大雪下个不停,真是急煞人,筹建组的领导为了不耽误计划进度,决定全体出动去竹林沟运木床。我们准备了一些绳子将高低双层床捆扎好,床板在雪地上沿公路拖拉滑行到霞西宿舍。半路上有人因山路陡滑,速度过快,脚底打滑连人带床掉入了山沟里,因冬天穿衣多人未受伤,只是弄湿了鞋子衣服。
我们一队人中途至老爷庙已经很累了,找地方坐下来暂时休息,解开衣服,脱下帽子,浑身冒热气,身热心更热。有个同事说,我们这些人和苏联的保尔·柯察金在西伯利亚劳作一样在炼“钢铁”,不过我们是在上海后方而已,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真地打起来的话,我们都是无名英雄!
1969年正常生产后,有吃奶小孩的女工们到车间上、下班要乘交通车,当时用的都是装货的大卡车,碰到下雨,妈妈们左手撑伞,右手怀抱幼儿,山区弯道多,汽车行驶时七拐八转,站立在抱垫上的女工们左右摇晃,十分辛苦,无奈之下只得默默承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情况延续了号几年,直到厂里置办了大客车后才结束。
1969年下半年联合厂试制生产任务十分紧急,当时生产条件比较简陋,刚铺好的作业线往往不适用,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改来改去费时又费力,由于操作不熟练,一车间TNT压药工序油压机发生爆炸事故,要及时修复,职工们加班加点连续工作,直到产品正常生产。
但是一车间的现场指挥、46岁的张淦泉主任咳嗽发烧不退倒下了,经后方古田医院检查是不治之症肺癌晚期,治疗休息几个月后张主任撇下三个未成年的子女和亲人就走了。此事震惊全厂,职工们无限悲伤和同情。他身先士卒,带病工作,不怕苦累,一心为三线建设做贡献的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后来厂里买了棺木,高规格组织追悼会,职工们含泪送别张主任,将他安葬在白菜园东南山坡到一区上班的小路旁的青松林里。
工厂正常生产后,因备战国家急需常规武器,一车间手榴弹总装生产任务很重,往往到月底要加班加点“打老虎”。1972年的某月下旬,生产调度预测月底可能完不成总装任务,因此厂部决定从其他零部件车间临时抽调人员加强一车间八班生产作业线。月底的某一天中午,八班流水线上的一枚手榴弹跌倒,拉环脱落,被传送带勾住引发爆炸,当场炸死了外车间来支援的机校中专生姚冠雄同志。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厂,随之而来的悲哀气氛笼罩厂区,当夜职工和家属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人们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思考,为失去一个好儿子、一个好同学、一个好同事而悲痛万分。同时反思要吸取这个血的教训,加强企业管理,注意安全生产。后来厂部在大礼堂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寄托大家的哀思。
联合厂的支内职工组成除了少数职能干部和专业技术工人年龄偏大外,大都是青年人,建厂初期还吸收了上海航校,机校的部分中专生。职工们的长辈、单身配偶和有些子女都留在上海、松江,职工与亲属分离相距350公里。当时三线职工最怕的事就是上海家里来的电报,一接到电报就头昏,心事重重,压力山大。回沪乘上海班车十分不便,职工们往往乘坐厂里第二天去沪拉货的卡车后面的车斗里,一路尘土飞扬,到沪时已是蓬头垢面满身土灰。当然能够搭乘到这种便车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了,既省了钱又能够及时到家。
1975年7月14日下午,驻松江办事处王师傅长途电话打到厂办,说戚师傅的15岁大儿子在秀野桥北河段游泳溺水,经人民医院抢救确认死亡。厂党委领导得悉后十分重视,当即决定连夜派交通牌汽车送老戚夫妇赶回松江处理孩子丧事。同时电话通知松办全力协助此事。
在20多年的上海小三线建设中,发生在职工中妻离子散的悲壮故事并非个案,而当事人都能顾全大局,正确对待现实,克服艰难困苦,无怨无悔,勇往直前。正如当时在越南打仗的老山战士们说:“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2014年老职工回访526厂
1986年国家调整布局,决定停止上海后方小三线生产,撤销上海后方基地。80多个小三线工厂的房子、设备移交当地政府,几十万职工和家属全部回沪。从此526厂终结解体,1800余名职工在上海机电一局所属上海厂里进行安置。工厂的主体部分大都是松江籍人员约700人并入上海跃进电机厂,在五里塘成立松江分部生产电动机;其余1000多人分流到闵行水泵厂、宝山锅炉厂、安亭阀门厂,也有少数单身职工回原籍分流安置。双职工每户分得低价的安置住房,在松江落户的就有300多户。
(作者系原联合机械厂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