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勾连旌德东西的大兴岭古道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10-25 10:23

方光华

微信版第1606期

旌德县大兴岭古道从孙村经玉屏、东固、大兴、蔡家桥、朱旺、汤村至乔亭,全长18公里。现205国道、蔡云公路通此。旌德县孙村早在宋朝就是个文化发达的地方。孙村原居民姓孙,后来渐渐衰落了。宋宝庆年间,汪圻从新建迁往孙村,人口繁衍,成为村里的大姓。汪圻宽容大度,没有因汪氏家族兴旺而更改村名,一直沿袭“孙村”之名。汪圻重视教育子孙,在孙村桥东玉溪河畔办起了汪姓会文场所——鸿文阁,汪氏族人汪文谅不受皇帝赐银,而请改赠内府所藏秘书,运回村里储存于“鸿文阁”内,供族中弟子阅览。一时间,文人墨客皆会于此,吟诗作画,以文会友,潺潺的玉溪水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一派弦歌四起、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

《鸿文阁记》中说:“见旌之大姓巨族,类皆设会文之所,萃一族之人材而甲乙之,邑西孙村汪氏为最著焉。”清道光年间,东固桥村首建起一座“研说书屋”。玉溪河畔,以后又出现一处会文佳地——从心寺水阁。学者储大文在《从心寺水阁记》中说:“阁佐俯玉溪,寒湍激石,水流虢虢,云阴寝驳,山霭微濛。”这样的环境自然为文人所向往。孙村因之人文郁起,出现了汪文谅、汪齐、汪澥、汪文槐等一大批博通经史之才,许多人在朝廷做官,登显仕者七十余人,簪笏半朝,受到皇帝赐予“江南第一家”的厚誉。汪姓是个祟文重教的大家族,从宋至清出进士二十余名,位居旌德之首。古村的风貌总有些外在的标配,比如古树、老桥、牌坊什么的。孙村同样如此。孙村管家村口有棵千年银杏,高31米,胸围645厘米,冠幅840平方米。这棵银杏树根蘖萌发能力极强,同一植株上萌生出不同年代的“子孙”,在母株周围长出9株小银杏,每株树高20余米,胸围100至150厘米不等,形成“多代同堂”“九子环绕”的奇特景观。据说这株古银杏有时夜间还能发出荧光,村民们视之若神灵。相传,明代管姓先祖自山东南下时,看见这株银杏根盘庞大、浓阴高挺,预示着管氏族人可“生根发脉”,遂决定落脚定居。2011年,这株老银杏被评为宣城“名树”。徜徉在孙村老街上,那些不受待见的老房子照旧把沧桑写在脸上,只是骨骼多多少少有些松动,砖瓦之间如漏风的老牙,久违了烟火之味。石板道还是老巷的底色,贞节坊上的“冰心辉日”匾和“圣旨”一样,只有在外人眼里才会扯出故事的线头来。

  隆兴桥(朱学文摄)孙村和玉屏两个村,外人是分不出界线的。它们都背倚玉屏山,东濒玉溪河。只不过牌坊属孙村,隆兴桥成了玉屏的网红点。隆兴桥汪若海重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长42.6米。今人把老桥改成了廊桥,成了休闲说事的好地方。廊桥下因活动坝聚起了一汪碧水。碧水、蓝天、廊桥,在光影导演下倒是能组合出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孙村和玉屏上个世纪小三线时代,因为有好几家工厂及仪电中学,倒是比其它地方先热闹了一阵,今天也成了上海小三线人寻找青春记忆的地方。现在从玉屏到东固再到大兴岭直至蔡家桥,古道基本让位于205国道了。东固村因桥而得名,古代是通衢之地。西越黄华岭可到太平,南逾箬岭可达歙县。大兴岭,又名长亘山,海拔592米,左右两峰长十里,是旌德东西水的分水岭。过了蔡家桥往北就是旧时旌德县著名的“十里三村”。十里三村,指朱旺村、汤村、乔亭村,字面意思指十里范围内三个村,实际上是说这三个村不同凡响。

九井十三桥的朱旺村(江建兴摄)朱旺村,今天以“九井十三桥”让旅游者口耳相传。过去,朱旺村人重视经商,以富硕慷慨享誉四方。朱旺老街古商号的气息便是佐证,耸立在顺成桥头的“豫立义仓”是朱旺人扶危济困的一座“义”字碑。朱旺人捐修石壁山古道美誉载道。清代朱姓独修文庙,把朱旺人的义捐行动送到了巅峰。嘉庆十年(1805),旌德县城孔庙倾欹朽坏,朱旺村附贡生朱则汉偕其弟等26人,费银30000余两,修建文庙,规模较旧宏敞,工材倍加壮丽,事迹勒石,并详入《府志》。今天,参观旌德文庙的人听完这个老故事,都会由衷的为朱姓点赞。汤村,旧时房子大、巷子多,大概与出能工巧匠有关。汤村历史上多“剞劂匠”,这些人以刀代笔,既刻宗谱方志,又刻经史子集。汤维新、汤复、汤尚、汤义、汤达甫、汤廷昊、汤文光、汤辅臣、汤湘甫、汤瑞庭、汤明休、汤信穗、汤炳南等等,这些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当年的“大国工匠”。说到刻工,不可能不提到汤村汤姓。汤姓刻工扮演了那个时代文化和道德传承人的角色,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敬仰。与汤村相隔不远的乔亭同样是旌德的名门大姓。一入乔亭村水口,就会有异样的感觉。不管是步行还是行车,任何人都不会不注意到路边那个呈圆锥状的石塔。塔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一算快500年了。塔是按《易经》八卦兴建的,目的是借风水之利,使刘姓家族人文蔚起,世代簪缨,跻身于阀阅巨族之林。旧时,旌德村落水口多有象征意义,文峰塔旁大多设计一个湖,湖的形状多似砚台,以塔为笔,以湖为砚,以田地为纸,旁边再来个亭阁状如墨锭,笔、墨、纸、砚统统为一个家族的希望而出场。乔亭文峰塔系方形花岗石砌成,内填泥沙。呈圆锥形,顶扣葫芦形石,高11.7米,底径6米,顶径1.5米,状如卓笔,故名“石峰文笔”。峰旁50米处为堃湖,疏凿于清道光元年(1821),碑记云:“周广二十余亩,甃石回澜,澄鲜一色,旁建敞轩数楹。” 泾川人赵如圭题联:“拓开诗酒盘桓地,涌出鸢鱼活泼天。”湖边的文笔峰,倒映水中,恰如笔投砚池。

乔亭文笔投池(倪建宁摄)此后浩浩两万余人的乔亭刘姓,确实没有辜负那一方水口的希望。祖孙同科、父子同科、叔侄同科、兄弟同科者数见不鲜,以功名进仕者不胜枚举。“其时士则应试者以百数,科举未尝或间,殷实之家各皆有,而称小户者则指不胜屈……”明末清初篆刻家、鉴赏家刻《快雪堂法帖》的刘光旸,清代撰《北极高度表》《坤舆图说》的刘茂吉都是出自乔亭的旷世奇才。站在高处看乔亭村,村落处在群山怀抱间的一块洼地中,东北略高于西南。两条小河前溪、后溪从村庄东西两侧潺湲流过,在村口文昌阁旧址交汇。“以村基为筏形,祠为筏首,自祠至村顶,高下相悬无虑数十百仞。而自村前及凭高视之,则见祠屋昂居;其前后之各抱地势,参差相属,无高出其上者。亦异境也。”乔亭形同竹筏,前、后二溪为船坞,宝塔为竹筏靠岸后的钉桩柱,喻船靠码头、风平浪静、兴旺发达。占地10亩的刘氏宗祠早已化为过往云烟,但留下6只汉白玉石墩却依稀记录着它的辉煌与传奇。每只石墩皆由8幅全然不同的画面组成,为花鸟图者,上有喜鹊登枝、鸳鸯睡池、凤凰栖梧等;为百兽图者,上有鱼跃龙门、鹿鸣山坳、麒麟送子……雕刻细腻,维妙维俏。“光绪十三岁次丁亥孟冬月”立的一块石碑字迹尚清晰:“旌阳称望族者四,曰吕、曰江、曰汪,皆居西乡;东乡惟数我族。族各有祠,而我族之祠规模宏厂,体制庄严……”昔日,从乔亭到汤村约5华里地均由石板铺就,一路牌坊相属,一路凉亭相望。仅二里半亭到马义岭段,就有牌坊十余座。如今,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乔亭古村肌理尚存,拾级而上的小巷、溪水、石踏步依旧,斑驳的民居在风中诉说着陈年的故事。古道如同大地上的经胳,四通八达。从乔亭汤村翻越春岭,经周王坑可至泾县保险庄。(作者单位:旌德县政协)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