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儒
微信版第1629期
蓦然回首,已是五六十年过去了。当时,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文艺要到基层去”,宁国县花鼓戏剧团等县直单位文艺工作者经常深入山村,为基层创作、为基层演出、为基层培养本土文艺人才。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水库流“金花”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宁国县委副书记赵步文亲自挂帅,剧团成立了”水剧”创作组,由我执笔,以建设“畈村水库”为题材,集体创作《水出金花》。
初中毕业不到五年的我,担起大型现代戏的执笔创作,实在是压力山大。在边创、边排、边改的流程中,我们先后召开了五次座谈会,时任文化馆长的吴式中全程指导,有关知名人士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每议一次,赵书记都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这一切使我受益匪浅。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我先后两次到水库深入生活找“钥匙”。
排练时,如何表现群众挖泥场面等疑难问题,我们就集中力量,群策群力,各个击破。经过一个多月的艺术塑造和精心打摩,《水出金花》终于在东风剧院首次演出,赢得广大观众,特别是畈村人民的一致好评。
本剧最大特点就是直接面向基层、服务一线,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戏里戏外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本土自编戏剧的“身边效应”,有力地将宁国县水利建设进一步推向新的高潮。
剧中,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由县委统一领导,深入贯彻水利工作方针,水库的黄书记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将一座小型水库改造成以灌溉为主、以养鱼发电为辅的全县最大的水库,灌溉面积扩大到两倍半。
在扩库挖泥运动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组成了各种青年突击队,老幼人员做好服务工作。机械设备的零件有时有损坏,有时不够用,去买吧,市场上没有。当地农民就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夜以继日地想点子、找窍门,通过巧夺天工的技术改造,实现了设备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摆脱贫困要大干快上,兴修水库的群众运动要快马加鞭。剧中的黄书记严厉驳斥了保守分子顾守山散布的消极言论,并对其好思想转化工作。
由于党的坚强领导,以及本土自创“水剧”的宣传感召,人民群众大干快上,大大加快了畈村水库建设的前进步伐,灌溉面积显著扩大,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为畈村人民乃至宁国人民端牢饭碗创造了良好条件!水库里流出的滚滚浪花浇灌大片农田,润出喜人的金色麦浪,剧本《水出金花》由此得名。
在此期间,恰逢“芜湖专区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召开,宁国剧团《水出金花》被选送大会演出。剧中的黄书记(扮演者方艳姣)荣获表演二等奖,“水剧”获得演出奖,可谓双喜临门,真的是“水库流出了金花”。
《水出金华》剧照特殊意义的慰问演出
刘作成任团长时,宁国剧团成立了首届党支部,并推出了剧团改革一系列措施,在下乡为农民演出工作中,提出“上山到顶、下乡到边”的口号。“锣鼓响,脚板痒,男女老少满稻场”“花鼓一来,洗脚穿鞋”,这是宁国当时广为流传的民谚,说明送戏下乡很受群众欢迎。
1963年5月,剧团在云梯公社白鹿大队演出时,公社党委书记周启明提议,剧团组成小分队上老岭慰问演出。
在剧团和公社的精心安排下,我们遴选了现代小戏《这不是小问题》和现代歌舞《怎么谈不拢》作为演出剧目,并确定了身强力壮的演员。由大队支委任向导,我们演职人员来到了抬头掉帽的山脚下。
送戏下乡到云梯
这是一座看不见路的大山,植被茂密,人迹罕至。我们沿着大队支委的脚步,踏石攀藤,披荆斩棘。经一个小时的艰苦跋涉,才爬上安徽和浙江交界处、不到60平方米的草坪,当地人称之为“老岭”,有极为偏远之意。
防空部队战士们驻军于此,十分意外和惊讶地看到我们的到来,得知我们的来意,满面笑容地握住我们的手,半晌说不出话来。演员们忘记了疲劳,顾不上休息,就立即进入演出状态。演出中,有的战士拍着大腿,击掌合拍,有的欢声笑语,赞不绝口,有的战士好象听不懂宁国的方言,侧耳细听,问个究竟……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不知不觉很快就过去了。离别时,战士和演员紧紧握手,久久难舍难分。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得来的,我们的慰问演出是人民解放军捍卫祖国的领空不受侵犯才有的。这样的慰问演出意义重大。
一张照片的思绪
“文革”期间,宁国皖南花鼓剧团”落户”在梅林公社戈驻大队搞“斗、批、改”。我们在这里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乡土文艺人才,使乡村文化办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
剧团领导家访了团支部书记石坤顺,我随行作了笔录。在县有关部门的引导和乡村党组织的推动下,1957年戈驻村办起冬校,开起扫盲班。1962年发展为常年民校,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学习拉二胡,有些二胡是自己土制的。1963年达到高潮,成立了文化俱乐部,学习文化,开展文艺活动。1965年开展学雷锋活动,掀起学毛选群众运动。在此期间,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和县妇联派人常住戈驻村进行辅导,进行专题讲座、学习辅导和工作指导。
社员们学习”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掀起农村基础建设的热潮。年青社员们修桥补路、植树造林,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干得热火朝天。我们一边搞文化建设,搞思想改造,一边全身心投入对山村鲍家坞水库的建设。群众积极提供粮食、干菜和粮票,全力以赴扩建水库,我们在库前还建造了一大片杉树林。
当年家访的工作笔记
戈驻大队有10个生产队,队队办起了文化室。室内建立“比学赶帮栏”“财务公布栏”“民兵学习园地”“点将台”等宣传公示栏,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1966年4月,《安徽日报》刊登了记者文宾采写的新闻报道《戈驻人是这样飞起来的!》,把戈驻村开展文化活动的先进事迹作为典型进行宣传。
在县直单位的引导和公社的鼓励下,掀起了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的高潮。团支部书记石坤顺相继在《安徽日报》上发表了《用毛泽东著作改造思想》,在《徽州报》上发表了《献出一生光和热》《我们是怎样执行勤俭办社的》等文章。其他青年业余作者也在《徽州报》上发表作品,如宦胜清的《进京之前》、孙国义的《红心向太阳》等。1965年下半年,《人民画报》刊登了一张照片”娃娃骑牛学毛选”,并有四句诗语:“走进戈驻村,气象大更新,娃娃骑牛学毛选,妇女生产超男人”。
1965年底,全国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石坤顺代表徽州青年参加了会议,并参观了李家庄学《毛选》的现场景象。
1966年4月《安徽省文化阵地》刊物发表了戈驻版的歌曲《我们是有志气的青年》(作曲刘文新,作词瞿火根)。
1966年10月中央新闻制片厂安徽摄影站查新阳一行3人在戈驻拍摄了学《毛选》干部带头学、夫妻互帮学、三代同堂学等场景,以及农田栽秧、大面积花草田、大山脚下的卫生队、篮球赛、群歌会等镜头,共拍摄了一个多小时,展示出戈驻社员战天斗地、建设家园的豪情。
1965年11月25日”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在北京召开。安徽宁国戈驻村迎来了高光时刻,石坤顺代表安徽千万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参加了会议。2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一千多名积极分子代表,并合影留念。
国家领导人接见业余青年作家
戈驻大队是20世纪60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典范,也涌现出石坤顺这样的乡村业余文学创作代表。送文化下乡是当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好形式。
(作者系宁国市文化馆退休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