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千年寿纸』书写盛世华章
来源:安徽日报    2019年06月12日 作者: 发表时间:06-12 11:42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宣纸不仅有着“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千年记忆。

在“中国宣纸之乡”泾县,伴随着共和国成长,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宣纸行业历经公私联营、企业改制,实现从散兵游勇式的家庭作坊生产向国营企业标准化生产的华丽转身,开启了技艺传承、企业发展和产业兴盛的时代新征程。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泾县榔桥镇乌溪村的全国最大文房四宝生产企业——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探访新中国宣纸生产的“前世今生”和美好愿景。

风雨兼程创伟业

——从私人作坊到公私联营,最终缔造国内最大文房四宝生产企业

“说起宣纸70年的发展,那是起起伏伏波浪式的进程。”在泾县县城同兴巷的家里,曾经多年担任泾县宣纸厂(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厂长的崔保来回忆当年,思绪万千。今年83岁的崔保来,1958年进入泾县宣纸厂,一直到1997年退休,见证并参与了宣纸行业复兴初期的艰难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宣纸生产因时代变乱全面停产。为弘扬宣纸制作技艺、壮大宣纸产业,1951年10月,皖南泾县宣纸联营处成立,统一生产、经销宣纸,年产宣纸12.8吨,选用一颗红五角星代替了旧社会封刀口印上的“官”字,“红星”品牌就此诞生。1954年,联营处更名为公私合营安徽泾县宣纸厂,不久变身全民所有制企业——安徽省泾县宣纸厂,全面步入发展的新时代。

崔保来进厂的第二年,就遇到“三年困难时期”。“当时是真的难,没有柴油机,我就天天到山上烧窑,用木炭做动力碓皮。工人连饭都吃不饱,流失严重,整个厂只有100来个人。”困难只是暂时的,上级给厂里特批新增了200个工人名额。不久,口粮问题也得到解决,每名工人每月能领60斤口粮,人心安定,厂子开始步入正轨。“没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宣纸厂不可能渡过难关。”时至今日,崔保来记忆犹新。从那时起,宣纸技艺传承就打破了“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甥”的旧俗,一改家族式的个体传承为企业式的群体性传承。

宣纸复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宣纸制造所需的山泉水、青檀皮、沙田稻草和传统技艺一样不能少,一直流传着“宁要三溪草,不要铜陵皮”的说法。崔保来告诉记者:“乌溪有两股水源,一条弱酸性,一条弱碱性,一条捞纸,一条打浆,都是得天独厚的造纸材料。”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公司也曾走过一些弯路,为传统手工造纸业的转型发展积累了经验。

改革开放后,由于各种原因,泾县宣纸一直没能取得自营出口权,出口只能依赖于外贸部门,企业发展一度受到限制。1994年,几经辗转,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终于顺利拿到自行出口权,主要出口日本,当时年出口量就达到100吨,从而促进了宣纸的国际交流和产业腾飞。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有波折、有挫折,但凭借‘做好每一张纸’的工匠精神和传承宣纸技艺、弘扬宣纸文化的信念,公司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军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有员工1100多人,年产宣纸600吨左右,占宣纸行业产量80%左右,是国内最大的文房四宝生产企业和手工造纸领袖企业,被授予全国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水深火热”技艺精

——“做好每一张纸”,让传统技艺生生不息

从泾县县城出发,沿着205国道向南约20分钟,进入榔桥镇乌溪村境内,远远就能看到宣纸产地标志性景观——晾晒成片青檀皮和稻草的白色晒滩,镶嵌在群山之中,蔚为壮观。一条山路曲径通幽,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到了,花砖墙面的厂房精致大气,公司自建的红星水库储备的山泉水流经厂区,不时可见野鱼游弋其间。

走进繁忙的捞纸车间,迎面一排五个捞纸槽,每槽两位师傅紧密合作,用手中竹帘在纸浆中轻舀两下,一位师傅抬起帘往槽外轻巧一掀,一张“纸”就完完整整落了下来。“捞纸,可以说是一百零八道造纸工序里最难的了。‘一帘水靠身,二帘水护胸’,看似简简单单地两帘,却是决定一张宣纸厚薄、均匀度的关键。”首批“大国工匠”、捞纸工周东红说,“一道上浆,二道求匀。虽然纸浆都是配好的,但往槽里加浆多少都是靠掌帘的师傅。”

1985年,18岁的周东红成为泾县宣纸厂的捞纸工。最初,他是从辅帘师傅做起,干完大半年,才升格为掌帘师傅。“为了悬浮和分离,纸浆里都加了猕猴桃藤汁。双手一年到头浸泡在里面,又不能戴手套,夏天烂手,冬天生疮。捞纸时候又痒又疼,只能下班回家抹点药膏,第二天继续捞。”

三十多年如一日,周东红只做一件事,也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像用来拓印或者修复的扎花纸,一刀一百张才两斤八两,每一张都薄如蝉翼,我们的成品率和合格率能够控制在98%。”

“如果说捞纸是‘水深’,晒纸就是‘火热’。焙面温度常年保持在65摄氏度左右,夏天连电风扇都不能吹。这是纯手工的环节,也可以说是宣纸制造技艺最精华的部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另一位“大国工匠”、晒纸工毛胜利从1987年成为晒纸工,掺帖、蒸帖、浇帖、鞭帖、做帖、牵纸到晒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毛胜利每个动作、每个细节都是手与纸的对话、力与艺的结合。

“手工技艺的传承是最难的,这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咱宣纸人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好每一张纸’。”胡文军告诉记者,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铸造了宣纸制作技艺传承的当代传奇。截至目前,他们共培养了2名“大国工匠”,4名中国宣纸大师,自主评聘了100多名宣纸技师和高级技师,一举破解了传承的瓶颈难题。

文旅融合展新姿

——建设宣纸文化园、博物馆,打造宣纸小镇

走出厂区大门,一眼就能看到静静地伫立在青山绿水间的中国宣纸文化园,园内的青檀树郁郁青青,园内一座主体钢结构、外观膜结构的现代建筑十分惹眼,形似一摞错落有致的宣纸,依山傍水,临池莲开,正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宣纸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展厅内墙雪白莹润,全部由宣纸铺贴而成。展厅分为三层,一楼为宣纸历史与技艺展示区,二楼为馆藏宣纸与书画精品展示区,三楼为书画展展厅,集宣纸历史、宣纸技艺、宣纸与书画艺术、历代宣纸产品展陈等为一体。

“我们一大早专程坐高铁过来看宣纸,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宣纸制作工艺。”来自北京的游客佘先生对整个展馆赞不绝口,“展馆虽然小巧,但宣纸历史和技艺展示应有尽有,身在其中能感受到浓浓的纸韵墨香。”

在三张三巨宣生产车间的“文魁宣”晒纸作业区,晒纸工将捞好的纸张快速贴上钢板焙面,轻轻刷过,3分钟后,轻轻揭下。“这就是毛边纸,最后还要修边切割,一张要卖168元。”工人师傅告诉记者。而在一边驻足良久的山东淄博游客李华忍不住赞叹:“真是神奇,怪不得人们夸人喜欢讲,有两把刷子。”

“以前我们只是单纯地造纸卖纸,现在我们要将宣纸文化生态活态化,充分发挥宣纸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进一步打造‘宣纸小镇’项目,促进文旅融合,让宣纸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努力开拓新时代宣纸技艺传承和宣纸产业发展的新境界。”胡文军介绍说,该项目占地约为2.83平方公里,以现有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宣纸文化园为核心,以“中国特色、世界唯一”为目标,立足“宣纸圣地、文创高地、艺术宝地、旅游胜地”定位,将宣纸小镇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升级、业态跨界融合、驱动宣纸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2017年9月,宣纸小镇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