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徽墨文化的传承,有受诗仙青睐的敬亭山,有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
“旅游+”,宣城文化底蕴焕发新活力
“8人一组上竹筏,不要着急!”宣城宁国的落羽杉湿地公园内,准备乘坐竹筏的人身着橙色的救生衣在竹筏上客处排起了长队。等到一队8个人在竹筏上坐定,撑竹筏的员工用竹竿在岸边重重一推,竹筏便拨开水浪,向红杉林的深处荡去。
每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落羽杉进入一年中色彩变化幅度最大时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拍照。11月13日,观赏红杉林的最佳时期刚刚开启,景区的游客便络绎不绝。撑竹筏的胡师傅介绍说,乘坐竹筏才能看到红杉林深处的秋日美景,这几天,景区内的24叶竹筏都忙不过来。入口处,几名工人正加紧赶制竹筏,以期满足游客的需求。除了进入景区内部领略美景外,在距离红杉林不远的山上,还专门设置了观景台,游客或摄影爱好者也可从高处俯瞰,尽情观赏如同莫奈笔下油画般明亮、热烈、瑰丽的两千余亩水上落羽杉。
这座落羽杉湿地公园,只是“皖南川藏线”最美宁国段沿途的一个景点。据宁国市文旅局信息中心主任雷磊介绍,这条全程以宣城市为起终点的自驾游线路,还穿越了备受诗仙李白青睐的江南诗山——敬亭山;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后备名录的——中国鳄鱼湖;皖东南的最大水库——青龙湾水库;安徽东南部最大的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180度弯道层层迭起的桃岭七星级盘山公路……此外,这条线路也因地制宜,沿途打造了以储家滩、方塘、板桥为代表的农家乐集群,引导村民建设家庭农场、农家乐及民宿,发展苗木、花卉种植和水果采摘等休闲农业,逐渐形成以乡村旅游为中心的产业链。
“旅游+”是宁国市近年来秉承的发展理念,通过培育特色村庄、推进产业融合,精心谋划自驾游、康养游、文体游、研学游等新业态。同时,以农村产权“三变”改革为契机,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引导并鼓励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前,宁国市的旅游产业从业人数达2.2万人,户均增加收入5.2万元。
与宁国同属宣城市的绩溪也不甘落后,作为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徽墨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极为厚重文化底蕴。立足于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绩溪推出徽墨体验、徽文化研学游等具有绩溪特色的旅游产品。在胡开文墨厂的生产厂间,炼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锉边、描金等多道工序分布在不同区域,一目了然。而负责炼烟、杵捣、描金的工人们各司其职,在工作的同时也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了徽墨的制作技艺。据董事长汪爱军介绍,每年夏季公司都会接待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让他们亲身体验徽墨的制作工艺。“尤其有些旅行社会带小朋友们过来参观学习,他们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徽墨文化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发扬。
11月11日,由安徽省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二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此次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突出国际化、文化性、大旅游的特色,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安徽文化旅游发展新成果。而宣城也紧抓机遇,借助这一交流合作平台向中外游客进一步展示其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