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让传统戏曲扎根乡村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记者 张敬波 发表时间:07-17 10:36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宣城市以“时代楷模”李夏为原型创作的皖南花鼓戏大戏《青春·李夏》及抗疫题材小戏《逆行者》双双入选,皖南花鼓戏在沉寂多年之后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让传统戏曲扎根乡村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宣城市以“时代楷模”李夏为原型创作的皖南花鼓戏大戏《青春·李夏》及抗疫题材小戏《逆行者》双双入选。据了解,全国此次列入创作计划的重点作品共72部,其中地方戏21部,我省共有3部被列入,包括《青春·李夏》和《逆行者》。皖南花鼓戏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在沉寂多年之后,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宣城市不断加大对皖南花鼓戏的传承保护力度,扎实推进现代题材精品创作和传播,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开始实施的首期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极大地调动了该市皖南花鼓戏创演人员和民营院团的积极性,涌现出《腊月雪》《歪打正着》等一批较高质量的小戏作品。

几度起伏 “小”戏登上大舞台

曾经辉煌的皖南花鼓戏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花鼓调,流行于皖东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和苏南、浙北等地,是我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19世纪末,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并受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历经百年演化、发展,形成了粗犷、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乡土色彩,覆盖皖苏浙三省近千万人口。

皖南花鼓戏表演艺术源自民间歌舞,以白扇子、红毛巾、彩色带为基本道具,根据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变化,构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体动作,伴着锣鼓节奏翩翩起舞,以表达人物内在情绪,完成戏剧动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皖南花鼓戏作为植根于农民群众‘生活土壤’之中而成长起来的民间戏曲,保留了独特的喜剧风格、民间灯会的歌舞表演艺术和民歌风味浓烈的唱腔,具有独特的艺术精华和优良传统。”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中心主任范瓦夏介绍。

皖南花鼓戏一度兴盛,又一度衰落。两次晋京献演,是皖南花鼓戏最辉煌的记忆。1982年,小戏《春嫂》到省里汇演,获评全省最好小戏之一;随后代表我省和另外两个小戏以及两个黄梅戏作品组成一台戏,在北京向党的十二大代表汇报演出。1990年,新编历史剧《羯鼓惊天》,受国家民委邀请晋京汇报演出,受到首都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和观众的热情欢迎。1987年,皖南花鼓戏《姐妹皇后》在中央台和省电视台热播,掀起了皖南花鼓戏的又一次高潮。1996年,新编皖南花鼓戏现代戏《老板娘》获省第六届艺术节一等奖,同年,该戏入选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2004年,《送瓜苗》荣获第11届曹禺戏剧奖全国小品小戏大赛一等奖。

正视困境 期待重现昔日辉煌

和其他传统戏剧一样,皖南花鼓戏曾经的辉煌已成历史,而与一些大剧种或某些兄弟剧种相比,皖南花鼓戏面临的现实更为严峻,在继承人、剧目和剧种乃至艺术个性上都遇到不少问题。

首先,后继乏人。据了解,目前,宣城市老一辈的皖南花鼓戏艺人都逐渐老去,随着他们的逝去和剧种大面积的萎缩,以言传身授为主要传承手段的戏曲艺术,传承就成为大问题。

其次,剧目减少且少新作,民间剧团数量急骤萎缩。据一些老艺人回忆,抗战前皖南花鼓戏能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本戏(大戏)53本、小戏114出。如今,仅有大戏37本,小戏87出,且大都是从其它剧种移植而来。同时,由于1960年芜湖艺校撤销,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再无培育皖南花鼓戏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学校和单位。多年来所培养的花鼓戏演员,不仅总体数量少,能“挑大梁”、作为担纲演出的演员更少,且剧种代表性剧目的唱腔、表演等传习活动,早就开始淡化了。上世纪80年代起,活跃在皖东南农村的众多皖南花鼓戏民间剧团,曾给广大群众带来丰厚的精神享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剧团数量开始“断崖”式下跌。以郎溪县民间剧团为例,该县1985年至1997年领证的民间花鼓戏剧团有10个,但当时该县具有演出能力的剧团仅有一两个,连一些“草台班子”都已经不怎么唱花鼓戏了。一位资深花鼓戏艺人感叹,现在,不少花鼓戏剧团实际上是黄梅调为主,花鼓调为辅,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谈得上艺术的坚守和传承?

在专家们看来,皖南花鼓戏迥异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保存着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间说唱等)原生态面貌,这对研究我国戏剧以及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活态标本和历史资料。皖南花鼓戏所蕴含的文明,是文化多样性在这一地域的体现,其所包容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也同样是维护这一地域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面对困境,曾成功申报“非遗”的皖南花鼓戏还“有戏”吗?谁能把这出“好戏”接着演下去?

保护传承 让“好戏”继续上演

传统戏剧表现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也能从戏曲剧目中表现出历史文化,繁荣传统戏剧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水平有很大的价值,有时甚至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在宣城市,还有这样一批艺人执着于皖南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默默地为这一剧种的振兴贡献力量。近年来,宣城市通过常态化开展戏曲进校园、优秀剧目进乡村和扎实推进精品创作等形式,大力推进皖南花鼓戏这一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该市在市第四小学等5个示范点开设皖南花鼓戏兴趣班,扎实开展戏曲辅导培育工作。2019年,示范点共邀请10多位戏曲名家或专业人士,开展送戏曲、教表演、传承辅导230余课时,覆盖学生数达9200人次。

为了抓牢戏曲观众群,宣城市构建以市本级为中心,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枢纽,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的戏曲展演网络体系,大力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2019年全市共开展送戏进村902场,覆盖所有行政村。同时,该市狠抓皖南花鼓戏现代题材精品创作,从2019年开始启动实施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每年孵化5至8个皖南花鼓戏新创小戏,每部小戏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皖南花鼓戏创演人员和民营院团的积极性,涌现出《腊月雪》《歪打正着》等一批较高质量的小戏作品。今年4月,该市三部皖南花鼓戏作品入选2020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其中,《青春·李夏》一举填补了该市省级戏曲孵化项目中大戏一直缺项的空白。

《青春·李夏》的剧本创作者、国家一级编剧黄廷洪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人民讴歌、为时代讴歌、为英雄讴歌,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接地气的文艺作品,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青春·李夏》的作曲王春生说,音乐是一台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皖南花鼓戏音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不断探索着,《青春·李夏》这个戏也不例外。“与我以前作曲的大型皖南花鼓戏《好人曹二贵》和《母亲河》等戏剧相比,《青春·李夏》的音乐分量更重,创作中遇到的挑战更多,但是有英雄事迹的鼓舞,与英雄的牺牲精神相比,什么样的困难都不是困难了。”

采访中,专业人士指出,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实现皖南花鼓戏的再度辉煌,首先必须在保护中求传承,传承中求发展,让这个扎根乡村的传统地方剧种回到群众中去,大力推动剧目创作、剧种展播和传唱,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特别是年青群体了解、关注并欣赏这一剧种,走普及化、大众化之路,这也许才是皖南花鼓戏保护和传承的最终方向。

为了皖南花鼓戏,宣城的戏曲敬业者们,正在把对“时代楷模”的无比感动和崇敬,化作一种本能的行动,一直在努力前行!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