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芜黄高速正式通过交工验收,通车在即——
全力以赴 决战“县县通高速”
芜黄高速是我省“县县通高速”的收官之作,建设也即将收官。项目通车后,安徽最后两个县旌德、泾县将告别不通高速的历史,安徽“县县通高速”目标将全面实现。
芜黄高速主要位于皖南山区,线路纵贯山脉,桥隧比高,地形地貌复杂,关键线路上高填路基、桥梁等控制性工程众多,建设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确保项目如期通车,建设者们日夜奋战,攻坚克难,有力保障了“县县通高速”目标实现。
争分夺秒,确保如期通车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泾县深山区的安徽路桥公司承建的芜黄高速路基7标施工现场,山高谷深,云雾氤氲,芜黄高速如一条巨龙腾起山间。
该项目负责人宋程介绍,工程于2020年3月份正式开工,时间紧,任务重,为抢抓工期,施工单位以攻坚行动奖励为抓手,开展劳动竞赛,以考核奖惩机制引导队伍建设积极性,营建良好施工大干现场氛围;细化分解“县县通”节点任务,项目部加强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倒排工期,分版块梳理阶段施工计划,加强动态管控精准调度,全力确保施工进度。
为加快施工进度,安徽路桥公司首次采用短线钢板组合梁匹配法预制桥面板,化整为零,共使用预制桥面板1830块。“我们上满了16套模板设备,在严格控制精度和质量的情况下,满负荷生产,一天生产12片预制板,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需要。”宋程介绍。
作为全线路面施工里程最长的标段,安徽路桥集团承建的芜黄高速路面02标全长40.74公里,含桥梁28座,隧道11个,2个互通1个服务区,桥隧比例达56%。施工单位主动调整施工计划,加大人力、机械设备、材料等投入,抢日战夜,11个月率先完成沥青摊铺和桥梁伸缩缝施工,实现最长标段最短用时。
桃花潭隧道是全线最长的隧道,特长隧道沥青路面施工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通风,隧道内混合料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多,沥青混合料自身烟气,洞内空气较为稀薄,影响作业人员安全和施工机械效率。安徽路桥集团加大人员力量配备,对所有进洞人员实行两组换班轮流作业,仅历时18天,便高效完成隧道沥青路面施工。
攻坚克难,打造品质工程
项目穿越崇山峻岭之间,勘查是最大的难题。“山高路险,机器上不去,因为没有信号,无人机也没法正常飞行,只能靠人工勘查。为此技术人员翻山越岭,徒步穿越几十个山头,筚路蓝缕,不避虫蛇,如期完成了项目勘查工作。”宋程说。
芜黄高速主要位于皖南山区,山高谷深,河网纵横,施工难度大。以安徽路桥公司承建的路基工程07标为例,该标段全长8.17公里,共有3个隧道,5个桥梁,桥隧比超过80%。
针对桩基钻孔、隧道开挖等各项工序,施工单位强化精准管理、精细施工,向创新要生产力,坚持质量至上原则,打造“品质工程”。“施工便道十分陡峭,山上打桩机上不去,只能靠人工挖孔,爆破打桩。一次掘进1米,打一个桩要20多天。”宋程介绍,山高沟深,桥梁桩基施工难度大。为了抢工期,项目部坚持多点作业,投入几十个施工队伍,快速完成了374根桩基的施工。
桥涵工程钢筋加工均采用数控设备生产、钢筋骨架在胎架上整体加工,有效保证半成品合格率;桩基逐孔检测,保证桩长、垂直度;立柱模板采取厂家调查、出厂试拼、进场验收和试打试验柱等方式确保合格;面对皖南地区多轮强寒潮,为保障梁板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队伍设置养护专人、台账在前、试块同养,并多轮次开展冬季施工养护。
绿色施工,守护青山绿水
“芜黄高速沿线风景秀丽,同时也多是生态敏感区,施工单位造福一方,更有责任守护好青山绿水。”安徽路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把环境保护放在与工程质量同等重要的位置,不环保不施工,切实压实环境风险主体责任,将生态环境治理落到实处,确保“来时绿水青山,走时绿水青山”。
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芜黄高速7标全线3座隧道、左右线共12个洞口,全部落实零开挖理念。同时,面对不具备洞外施工条件的隧道,采用洞内出洞方式,避免山体大开挖、减少山林树木砍伐,最大限度保护洞口原有生态。另外,将清表土(含沟塘淤泥)堆放至临时堆放场地,以便于后期集中调配用于中央分隔带、挖方段边坡平台、边坡坡面、互通服务区、弃渣场等绿化种植使用。
芜黄高速沿线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施工交叉点多面广,安全风险高。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深化落实工业化建造理念,大力推广钢结构,充分发挥钢板组合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安装的结构优势,尽最大可能减少现场工程量和交叉施工安全风险。
芜黄高速桥隧比高,面对地材供应短缺、价格飞涨困局,施工单位开展“隧道洞渣固废资源加工再利用”专题攻关,通过对隧道洞渣进行母材分拣、生产线调控,对岩性不适合混凝土加工的,用于路基填筑;岩性较好的,加工优质机制砂、石,实现洞渣碎石循环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记者 范克龙 通讯员 朱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