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公交体系让群众出行更为便利。
宣城客运总站城际公交始发站。
市民乘坐宣城至宁国的公交。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公交车是最为普遍的公共交通工具,一条条纵横交织的公交线路、一辆辆来回穿梭的公交车,服务着成千上万的群众。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公交一体化建设,初步构建发展协调、服务优质、便捷高效的省市县镇村五级公交体系,让群众出行更为便利。
毗邻公交:距离拉近了,“串门”更方便了
7月11日15时10分,在郎溪县凌笪镇综合服务中心,一辆自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驶来的蓝色公交车缓缓停下。
“才两元钱,时间也不长,方便又合算。”刚下车的张大姐乐滋滋地告诉记者,她是凌笪本地人,趁着暑假,和老伴带上孙子坐公交去天目湖旅游,上午跟车去,下午随车回,再方便不过了。
“凌笪至天目湖”省际毗邻旅游公交专线,于今年5月15日开通运营,全程约28公里,沿途设置36个公交站点,覆盖了沿线两地大部分居民集中区和旅游景点,能不同程度满足两地群众的出行需求。
从天目湖来的公交车司机梁师傅说,每天早上天目湖镇6点30分的首班车,车厢里挤得满满当当,“都是到凌笪镇买猪肉和鸡鸭鱼的老人,买好菜之后他们再赶下班车回去。”
在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市加快推进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及“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以交通运输一体化助推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开通省、市、县级毗邻公交线路336条,投入公交车辆797台。其中,省际毗邻公交线路15条,投入运营42台,开行线路总里程443公里,均位居全省第一位。
城际公交:车次增多了,出行更便捷了
7月10日16时左右,在宣城客运总站的城际公交始发站,宣城发往郎溪的K601路、宣城发往宁国的K602路、宣城发往泾县的K603路城际公交车整齐排列着。
时值暑假,排队上车的人群中有不少拎着行李回老家的大学生,“20分钟左右一班车,到郎溪票价才6元,对我们学生来说太实惠了。”在南京读大学的吴睿对城际公交赞不绝口,“就在高铁站附近,上下高铁很方便。”
为进一步满足我市主城区和郎溪、宁国、泾县之间市民探亲访友、工作、就医、游玩等基本出行需求,2022年12月28日,我市开通了主城区至郎溪、宁国、泾县3条城际公交线路。
城际公交的开通,实现了我市市域内公路客运、公共交通、出租汽车、高铁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且票价由原客运班线15-19元降至3-6元,让群众经济实惠出行成为了现实。据统计,1-6月,我市城际公交累计运送旅客65.47万人次,日均客流0.35万人次。
城市公交:线路优化了,服务更完善了
“2006年,市区城市公交线路只有7条,发展到如今,市区已有27条公交线路(含2条夜班线、1条定制专线),公交线路总长度492公里,城市公交见证了我们这座城市不断前行的步伐。”
6月24日,在市交通运输局举办的“市民看公交”座谈会上,谈及宣城公交多年的发展变化,市交通运输中心副书记刘文波感触颇深。从柴油车到新能源车,从老旧公交站台到智能化站台,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宣城公交能源结构、站点样式、服务方式的不断转变,带来的是广大群众乘车、候车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出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为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公交线网利用率,宣城公交持续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从细微之处满足市民出行诉求:公交信息化升级改造、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安全系统报警装置、低踏板公交运营、敬老爱老专线开通、夜班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持优待证免费乘坐公交车……
17年间,城市公交新开线路20条,公交运营覆盖范围包含市区城市建成区66.89平方公里,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5.56%,市区公交新能源比例达到70.23%,便捷、高效的公交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中。
城乡公交:公交变“绿”了,城市更洁净了
“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下一站学府路口,要下车的乘客,请提前做好准备。”7月3日早上6时许,汪梅香从宣州区文昌镇登上一辆开往宣城的绿色公交车。
汪梅香是文昌人,一周有五天时间在儿子家帮忙带孙子。每周一早上,汪梅香乘坐106路公交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后到“电力新村”儿子家,刚好不耽误儿子儿媳上班。“噪音小、车宽敞,比坐‘回头的’划算多了。”汪梅香直言道。
宣州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青华介绍,宣州区曾有67条农村班线,327辆车大多是老式柴油中巴车,普遍存在车体老旧、运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改变农村客运相对滞后的状况,2019年宣州区就启动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2021年宣州区26个乡镇街道公交班线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宣州区共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3条,日发班次730趟,日客运量1.5万人次,日运行里程2.5万公里,偏远的村庄和城区的联系愈发紧密。
“2019年之后,我们淘汰了老式柴油中巴车,采购纯电动绿色新能源公交车130辆,并配齐相关充电设施。”何青华坦言,“新能源公交车平均每辆一年下来可减少碳排放量7.13吨,没有呛人的汽车尾气,空气更清新了,如今,绿色出行已日益深入到每个宣城人的日常生活。”
如今,和汪梅香一样,宣州区许多老百姓都切身体验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镇村公交:
线路延伸了,服务更贴心了
镇村公交,是城乡客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村到村、村到镇之间的公共交通工具,也是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内容。
7月15日,在宣州区洪林镇交通综合服务站,不时有公交车进出。“我刚从镇上取了个快递,马上换乘镇村公交车到七景村去。”村民方俊说,“公交车直通村口,到镇上拿个快递、买个菜,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和不会骑电瓶车的人来说,真是既安全又省事。”
像洪林镇这样镇村公交的通行,在宣城并非个例。
2018年起,我市开始推进镇村公交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共有80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开通率达100%。镇村公交实现了村民“出家门、上车门、进镇门”的美好期待,打通了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市某些乡镇位于山区,村与村之间距离过大等诸多原因,有些大型公交车很难直接通到村里,当地就专门采购了一批小型公交车用于镇村之间和村村之间的公交运营。今年3月,郎溪县就购置了6辆低踏板公交车全部用于镇村公交。这些新开通的小公交就像毛细血管一样,使得偏远山村能够无缝衔接城乡公交等公交线路,畅通了农村客运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