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郎溪县姚村镇红旗村的报账员小童正在加班忙碌着,原来是村里的2023年第四季度“救急难”救助金已经确定下来,得尽快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上。
“家里遭遇了困难,还好有村里的‘救急难’互助社为我们提供帮助,真得非常感谢。”56岁的村民邢庭荣说道,她正是这批救助对象之一。
2023年秋,一场突发的脑溢血事故让本就生活困难的邢庭荣一家雪上加霜,不仅做开颅手术花去了8万元,至今还在持续支出的药费也使一家生活压力陡增。这笔1000元的救助金虽然不多,但对于邢庭荣一家而言可谓雪中送炭。
红旗村党总支书记徐立海介绍道,所谓的“救急难”互助社是在镇政府申请备案的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每个季度末,我们都会召开一次评议会,由村‘两委’及监委、‘救急难’互助社成员、老党员及村民代表参加。比如最近一次的议题就是评议9名申请人的救助事宜,其中8人符合条件纳入救助。”
这些救助资金从哪里来呢?“互助资金由县财政补助、村(社区)集体经济支持、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徐立海说,“账户没有用完的钱,会全部转入2024年度继续运作。”
据了解,2023年该村“救急难”互助社运营良好,全年救助困难群众共24人,每人获500-1000元不等的救助金,他们中有些是个人申请,有些是村里日常走访了解的困难群众。救助对象初步拟定后,在程序上由村里召开评议会审核,符合救助条件的,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打卡发放救助款。如今,“救急难”救助已经成为村里帮助特困群众的首选,尽管钱数不多,但时效性突出,确实有助于解决燃眉之急。
“2023年度,‘救急难’互助社在我镇7个村(社区)全覆盖并有效有序运行,全年共救助困难群众67人(次),发放救助金总额4.71万元。”该镇为民服务中心负责人李茂雯表示,“往后,我们会继续完善救助体系,解决辖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小小善心温暖更多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