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精耕细作助力粮食高产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8-13 09:25

农技专家正在测产。

8月上旬,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郎溪的再生稻正式拉开了收割头茬的序幕,一片片金黄的麦浪,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粮食满仓的丰收年。

在涛城镇凤河村的稻田里,收割机正紧张有序地作业,将沉甸甸的稻穗卷入机腹,随后吐出金黄色的稻谷。这片稻田不仅是当地种粮大户涂世银的高产“金土地”,也是郎溪粮食生产精耕细作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的再生稻基地。涂世银望着田野里轰鸣着来回穿梭的收割机,笑着对记者说,今年地里的再生稻长势喜人,预计三天内将完成全部收割,平均亩产量可达700公斤干谷,丰收在望。

来自安徽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组成的农技专家们,在这里对再生稻头茬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通过科学严谨的测量,测产地块的头茬再生稻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干谷,部分高产田块更是超过了712.5公斤干谷,充分展示了精耕细作带来的丰硕成果。

据了解,郎溪县粮食生产精耕细作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占地面积225亩,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力争实现头季再生稻亩产600公斤、二茬再生稻亩产400公斤的目标。再生稻“一种两收”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显著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谈到再生稻高产的诀窍,涂世银娓娓道来:“收割再生稻是有讲究的,稻桩的高矮、留茬和碾压都关系到二茬的产量。我们每天巡田,观察生长情况,精心施肥,防治病虫,确保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正是这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的执着,让这片稻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设立了高产竞赛暨单产提升行动的专项奖项,旨在提高农户生产技术应用提升积极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郎溪县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汪浩告诉记者,通过精耕细作和科学种植,郎溪县不仅实现了再生稻的连年高产,也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在该县农业农村部门、种植户和农技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再生稻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