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中秋月饼。
中秋佳节临近,郎溪县姚村镇老街上的“春来浩糕饼坊”又开启了“中秋月饼”制作的忙碌季。9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这家老字号糕饼坊,探访手工老月饼的制作技艺。
“春来浩糕饼坊”依然保持着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走进“后坊”,见店主陈浩武与家人们正在赶制手工月饼。陈浩武负责揉面、擀面皮、包馅……且适时地从烤箱和盘托出烤熟的月饼,再将排满“生饼”的大铁盘送入烤箱进行烘焙,流程规范,动作麻利;坐在长桌边的爱人蒋杨静,用瓢状木槌将月饼毛坯拓打成型、加盖印章、排入铁盘;陈浩武的母亲谢月凤在里间包装月饼。一家人,能上岗的全部到位,他们分工协作,忙而不乱,为消费者赶制甜蜜的中秋节礼。
随着月饼的上市,他们家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做手工老月饼程序繁杂,每天下半夜两三点起床,先是和面、醒面、配馅,再擀面皮,然后拓打成型、烘焙等,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陈浩武道出了制作手工老月饼的辛苦。“目前月饼每天产量在3000至4000个,整个中秋节下来估计有4600多筒。”
陈浩武的爷爷开始做糖坊生意,到他已是第三代了。据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姚慧介绍,早在2018年11月,陈浩武老店的“姚村糕饼坊制作技艺”入评郎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市级非遗。
采访期间,当地一位张姓农妇走进陈浩武的老作坊,购买了10筒月饼,笑道:“他家炕月饼,老远都闻到香。老式的小包酥,芝麻砂糖馅,甜度适中,酥脆可口。我孙女在合肥读书,中秋节不回来,打电话要吃月饼,还叫我多寄几筒给她,她要请同学尝尝家乡的美食。”
“姚村到外地的人惦记着家乡的老味道,还有来过的游客想吃姚村的糖食,他们发微信要货,我就到镇上的快递点寄给他们,现在着兴微商,慢慢学着做。”陈浩武的爱人蒋杨静说。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既然选择了老作坊的‘甜蜜事业’,就要下决心,用实际行动来经营好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把‘舌尖上的非遗’守护好、传承好,让姚村老作坊的香甜,能够走得更远些。”陈浩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