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电商+扶贫”铺就脱贫致富路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1-20 11:46

“电商平台真是好,在键盘的轻轻敲击下,天涯海角变成近在咫只,为我脱贫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泾县泾川镇潘石村的贫困户汪先君兴奋地对我们说。

用羸弱的肩膀担起家的重任

1987年出生的汪先君,有着和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他家因为父亲病故、母亲体弱多病等原因于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家庭的变故、一贫如洗的家,他没有消沉、没有绝望,而是擦干眼泪用羸弱的肩膀勇敢地挑起了贫困家庭的重任。面对家中土地少、收入来源匮乏,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的情况下,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先后来到上海、浙江等地闯荡,但由于学历低,又没有一技之长,他只能靠给别人打零工维持生计。

汪先君常年在外打工,居无定所不说,更照顾不到体弱多病的母亲。2015年外出务工的汪先君回到家乡,为了谋生,他先后开过小店,路边卖过槟榔,工地上做过小工,但是付出的这些努力,始终没有让他的家庭经济收入增加多少。然而汪先君他是一个内心强大且非常有头脑的人,面对一系列的失败和失意,他没有沮丧、懊恼,相反,逆境中磨砺,让他的内心更加坚毅,他不停地思索着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一直在为改变命运在努力。他说:“要想摆彻底摆脱贫困,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不能依靠政府一辈子”,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机遇总是眷顾那些有梦想的人

该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大家一致认为,汪先君年纪轻,能吃苦,非常适合做电商,同时又能照顾到家人,于是就立即动员他参加镇政府举办的电商培训,在电子商务平台出售产品。他也觉得是一个不错的脱贫机会,但是他又有些许顾虑:“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只是简单地玩玩手机、上网聊聊天,电商运营一窍不通,能做好吗?”

在徘徊犹豫时,汪先君得知他的一个做宣纸的同学也在做电商,而且发展的挺不错。于是他主动找到老同学进行咨询学习,同学也积极动员鼓励他:“电子商务潜力巨大,而且家乡的许多特色加工品在网上很畅销,你这么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经过多方的沟通和努力,他决心去试一试。他先后参加过3期电商培训班,初步掌握了网店运营技能,同时到周边乡镇有经验的电商户去现场参观学习,选择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出售家乡的特产文房四宝及木梳等一系列的特色产品。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将文房四宝放到了网店销售,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分钟,就有客户发出咨询,而且短短的几天,就成交了好几笔交易,这让他欣喜不已,也一发不可收拾。就这样,汪先君通过电商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从此踏上脱贫致富之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初战告捷,他没有沾沾自喜。他深知自己对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知识还很欠缺,为了尽快上手工作,他常常加班加点,一有时间就上网学习,和成功的电商交流经验。电子商务网店之间竞争激烈,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服务顾客,他深知,产品的质量是商家的生命,他在进货源头上进行严格把关,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发,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只要有顾客在网上向他咨询,哪怕是半夜,他也会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及时回复,不放过任何一个商机。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一听到阿里旺旺发出的‘叮咚’声,自己就会条件反射似的精神百倍,迅速秒回,否则顾客可能就会跑掉”。在很短的时间里,汪先君便熟练地运营起自己的淘宝网店,当年就实现增收1万余元,于2016年顺利脱贫。

他自己集“店主、客服、采购员、打包员、司机”于一身,针对市场的实际情况,顾客需要什么就经营什么,他先后销售过宣纸、茶叶、木梳等泾县特产,并针对顾客需要,销售起了定制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加之他的服务到位,生意也渐渐地好起来,并吸引了不少回头客。生意好了,需要的资金也多了。鉴于他流动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村两委与扶贫工作队帮助其申请了小额信贷3万元,补足其流动资金用于扩大经营。

如今的汪先君,不但结束了到处奔波的困难日子,还实现了稳定脱贫,并成家立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通过“电商+扶贫”,铺就了自己的脱贫致富路,成为了当地的“网店达人”。他的淘宝店销售额逐年增长,销售产品达10余种,2018年销售额已突破6万余元。近期,他准备注册自己的电商品牌,开创品牌营销新渠道,并积极邀请其他贫困户加盟自己的网店,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泾川镇扶贫工作队 查富宏  泾川镇陈亚光)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