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市西郊的西津河上游,距市区不远。
西津河宛如一条彩带,将沿河两岸大片农田、山林连接起来。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四季如画。但由于交通闭塞,改革开放前家乡人民生活仍然贫困。
我记得,虽然我的家乡离市区仅八九里路,但路可真难走啊!国家解放初期到后来的近三十年里,实行计划经济,一统二调,全国上下穷困不堪,人们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哪里还有钱修路架桥?即便是国道、省道都是坎坷不平,农村乡间小道更是依山傍水,弯弯曲曲,十分狭窄。从我家到市区的交通条件非常恶劣,西津河横亘着,那里的人到市区办事都得乘渡船过河。渡船是那种木头船,大约能搭乘十几人,靠人力撑行。摆渡的是一位老人,任凭过河的人急得不行,他也要等满一船人再开渡。渡船码头简陋破败,行人上下船得十分小心,一不注意就会掉下河去。最危险的是河里发大水,浊浪滚滚,急流而下,渡船就像脱缰的野马不肯被驯服,摆渡老人又撑又划,好不容易到了对岸,船已在码头下游三四十米,众人齐努力,撑船、划水,拽拉乔木,船逆流而上,才到得码头,这时整船人紧张的心才慢慢缓过来。
我记得,七十年代,按“农业要实现机械化”的要求,一些地方实行了“机耕”,农村才有了“机耕路”。“机耕路”较之过去的便道宽了许多、平了许多、直了许多,渡船也改成了“轮渡”,发大水也能安全开船了。码头得到了修缮、加固,家乡人行路难的问题可谓解决了。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机耕路”是土路,拖拉机一碾,变成了“沟渠路”,路面上形成了两条沟。下雨水漫漫,雨停路存水,行人一走一滑,泥泞难行。那年我新买了一辆自行车,当我兴致勃勃地将新车骑回家时,不想烂泥粘住了车轮,越积越多,车骑不动也推不动,只得将自行车扛在肩上。家乡的人民多么期盼什么时候有一条好路呀!
我更记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吹遍了城市农村。
四十年来,政策宽了,市场活了,经济振兴了,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尤其是交通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区的道路建设得宽阔整齐,西津河上架起了几座大桥,连接着东南西北。你看:通往市区的凤凰桥,像半轮月亮卧在桥面上;在它的上下游各有一座步行桥,方便了行人出行,也避免行人与车辆的交汇;一到夜晚,仙霞大桥闪烁着炫目的光彩,美轮美奂;西津大桥承载着过境车辆的来往,为市区带来了洁净、安全的环境。集水力发电、防洪抗灾和观光旅游多功能的青龙湾水库建起来了,一条宽敞的柏油路将水库周边的农村和市区连接了起来。更让家乡人民高兴的是村、组、户道路“三通”工程,使他们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脚灰、下雨一鞋泥”的状况,家乡人民盼望已久的路好行,行好路的愿望实现了。
随着道路的通畅,我的家乡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平畈区“无公害”蔬菜基地、钢架大棚成片建成,环保、绿色、安全的蔬果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生活之需,还远销外地;山里各种菌菇基地建起来了,既营养又可口的菌类产品成为日常生活消费品;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农庄一个个建起来了,品尝农家菜,夜宿民居,吸引苏浙沪等地的游客前来旅游;“皖南川藏线”每逢节假日,自驾游车辆南来北往,一派生机。家人、朋友组团,春日赏花、夏日漂流、秋日摘果、冬日踏雪,流连忘返。过去望路却步的闭塞山村今天活跃起来了,这一切都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条件。
路,已成为家乡人民的幸福路、小康路、光明路。
行走在家乡的道路上,快乐、舒畅的心情溢于言表,每当我看到川流不息的车辆时,便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更感受到脚下的路更宽、更远、更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