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彭友国:治水护民保安澜 兴水惠民促发展
来源:宁国传媒网 作者:凌欣 周忠华 发表时间:12-06 09:0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走进水务局会议室,一眼就能看到这几个醒目的大字。众所周知,水利基础设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不仅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达到防洪、灌溉的目的,也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宁国市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批赤诚勇敢的水利人,彭友国便是其中之一。

图为彭友国在港口湾库区检查水利设施

与“水”结缘 倾情奉献三十余载

上个世纪80年代,彭友国正式从学校毕业,进入水利工作岗位。一开始他被分配到宣城工作,随后被调入宁国市水务局。现年57岁的他,在大学里学习的就是与水利相关专业,可以算得上是一直在与“水”打交道。

回想起曾经的宁国水利,彭友国印象深刻,“1996年的‘6.30’,1991年‘7.2’‘7.5’‘7.7’洪水都对我们的城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记得那个时候早上出门,雨大且急,到了晚上,老市政府的水已经淹到窗户那么深了。”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不让百姓的财产再受到损失。洪涝灾害过后,全市上下积极行动,集中力量加固双龙、窑潭大堤,并通过对上争取项目,相继修建西津防洪堤,除险加固河沥溪堤,主城区及河沥溪地区防洪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而对宁国市意义重大的港口湾水库,就是在1998年大水过后建设的水阳江流域大型骨干工程。当年10月开工建设,2001年3月下闸蓄水。

站在港口湾水库的步道边,听着耳边传来的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彭友国指着稳固的堤坝开心地向记者介绍着,现如今,水库的总库容达到了9.41亿方,控制流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能够起到防洪、发电、灌溉和城市供水的作用,大大造福了城区居民。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港口湾水库的建成,我市抗洪能力由过去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了目前50年一遇防洪规划目标,真正实现了城区防洪体系新飞跃。

记者又跟随彭友国前往七里冲水库,在岸边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小房子”。彭友国解释说,“这些小房子里面装的都是利用太阳能充电的实时监控系统,可以360度全天候对水库进行监管。”目前宁国市已构建覆盖全市的雨情、水情自动测报和广播预警系统,实现自动监测、远程传输、系统集成,真正发挥防汛抗灾、水利管理的“千里眼”作用,让治水“与时俱进”,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

心系“三农” 为乡村发展谋福利

都说“民以食为天”,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想要搞好“三农”,缺“水”可不行,毕竟农业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水。因此,彭友国和同事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农村水利基础条件改善。

“我们宁国的很多水库都建立在60、70年代,过了几十年,毁损严重,防洪、灌溉功能受到较大影响,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从2007年开始,我们通过对上争取,对内挖潜,到现在已经对全市105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了我们水库的利用效率,也为农田水利灌溉提供了有效保障。”彭友国说道。

这40年间,宁国市整修了当家塘坝3000余口,配套田间工程6000余处,新增、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农业用水效率大幅提高,水资源跑冒滴漏显著减少。

以前农村用水不方便,基本得靠自己去河里挑水或者打水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宁国市大力兴建了10处乡镇规模水厂与142处单村饮水工程,全市农村23.83万人口相继用上了卫生、方便的自来水。同时,100余条总长1000余公里的山区河道得到治理,修建完善了堤防护岸工程,农村河沟基本上做到了“河畅、水清”。

而随着农村“三大革命”、改水改厕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农村水体质量也有了越来越好的发展。近两年来,借着农村水环境整治的基础,乘着“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建设的东风,宁国市也在打造水环境优美乡村上下功夫,相继建成省市县乡示范点20余处,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在乡村振兴与农村集体增收上迈出了一大步。

人水和谐 打造宜居“水”生态文明城市

站在西津河边的观景长廊,吹着凉风俯瞰河景,是很多市民忙碌一天后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而这里,也是彭友国和他的水利伙伴们倾注了许多心血的地方。

“你看旁边这些道路的加固工作,都是由我们来完成的。还有水面的环境养护,都是我们来负责。一旦水面上出现了水草、生活垃圾,都会及时清理掉,我们还会派遣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彭友国指着水面说道。

一路向北,记者来到了西津河一、二、三号橡胶坝,听着彭友国介绍,“橡胶坝的好处就是能够在汛期把坝放平,平时把坝升起来就能蓄水,这可是我们实现梯级开发和生态蓄水的重要武器。”而这一系列橡胶坝的建成,也为打造西津河水景观及湿地公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以来,在推行“河长制”工作后,全市的水环境保护又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城市水系也在精心打造后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科学规划、系统治理”的要求下,我市相继开展城区河流清淤疏浚,加快推进小南河、星河、龙潭河综合治理,建成占地面积210亩的城西湖,实现了引水润城,彻底激活整体城市水系。

彭友国说,干水利工作很辛苦,他们三天两头就往水库跑,一跑就是几个月不停歇。但是,看到宁国市水利事业有着这样巨大而喜人的变化,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觉得自己的辛勤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正因有了许许多多像彭友国这样宁国水利人的努力,才换来了今日宁国的“风调雨顺、瓜甜稻香”。

【责任编辑:李道清】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