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文化园的开工建设,到周赟纪念馆的挂牌;从宗杲文化园的修建完善,到吴潜文化广场的运作;从皖南川藏线自驾游的打造,到乡村休闲旅游的勃兴……一个个文旅融合的“大手笔”,在山城落地开花。近年来,宁国市提出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形成“一核两翼三区四组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承弘扬。
用文化元素扮靓旅游景点
作为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之称的山区县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市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随着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变,提高景区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线路已经成为宁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宁国市积极完善各大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深度挖掘沿线文化资源,相继推出了“皖南川藏线”探秘之旅等五条精品旅游线路,陆续建成了“畲族风情园”等旅游景区,成为华东地区很多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畲族风情园把畲族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旅客来此喝一碗红曲酒,吃一团野蒿粑粑,听一曲畲歌,再选购些精美漂亮的畲族服饰,带点竹工、陶艺品,捎上几坛子农民自制的坛子酒,可谓幸甚至哉。千年古镇胡乐司,不仅有风光迤逦的自然山水,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我市自实施“文化进景区”“电影进农庄”活动以来,先后有国内外多批书法家、作家、摄影家来宁采风,露天电影在农庄成了吸引外地游客的又一亮点。宁国市旅游景区在规划、建设、演绎产品、旅游项目设计等方面,不断深入融合历史民族文化、地方风俗风情。
景区不断注入文化元素,旅游线路亦是如此。宁国市推出“皖南川藏线”探秘之旅、古街古村落文化之旅、青龙湾环湖生态之旅、畲乡民族风情之旅、古道古观口探险之旅等五条精品线路,游客可以领略青龙湾的仙境之美,感受畲族的民俗之美,赏江南天路的蜿蜒之美、红杉林的秀丽之美。
用文化作品推介旅游产品
近年来,华东地区驴友们的微信朋友圈不断被宁国原创歌曲《皖南川藏,云上天堂》和《宁国民谣》刷屏,在各类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访问量达近百万次,并在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腾讯网多家网站播出,“山水田园、自在宁国”、“皖南川藏线”……一个个宁国符号迅速在网络上火热开来。为更好地推介和宣传宁国的旅游资源,提升宁国的旅游形象,近年来,我市陆续创作了《多情的青龙湾》、《畲乡欢歌》、《千古吴越千古情》、《心动的地方》等8首本土旅游歌曲,将音乐元素融入到旅游中,用音乐宣传推介宁国旅游。
今年,宁国市首次参加第六届安徽旅游春晚,完成了“醉美宁国”摄影大赛暨宁国城区“新十景”评选活动;各乡镇围绕“四季宁国,月月精彩”旅游主题活动年,开展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旅游营销宣传活动15余场次。皖南“川藏线”登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安徽龙舟公开赛宁国站在CCTV-4国际频道播出;胡乐古镇成为安徽卫视《新年长桌宴》及电影《南京谈判》拍摄地。宁国市通过践行“旅游+文化”这一发展理念,用文化艺术的形式和旅游宣传推介相结合,不仅将宁国的旅游资源生动地展开来、推出去,也为后续多样化、多形式宣传推介宁国之美开辟了新的思路。
用旅游产品凝集文化精品
今年6月9日至10日,2018年长三角古道旅游大会在我市举行。此次活动以“徒步历史、宁国论道”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徒步爱好者行走在古道上,感受千年吴越古道的独特魅力。正在建设的红楼梦文化园,总投资50多亿元,把传统的名著与地方人文巧妙融合,使旅游者更能够亲近文化。近年来,宁国市通过深入挖掘吴越文化、宗杲文化、红色文化、畲乡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举办各类旅游节,建设文化园,成功打造出独具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的宁国文化旅游品牌。
美食和美景,本来就是旅游中密不可分的两大元素。近年来,宁国市结合地方历史及地域特点重点推出了宁国“十大全宴”、“十大民肴”、“十大点心”、“十大特产”等旅游特色产品,为自驾游客打造了宁国市自驾云游图,通过寻美食、品美食、评美食,用美食留住游客,饮食文化在不自觉中丰富发展。同时,宁国市还通过深度发掘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处于待开发、待修复的众多历史遗迹,通过寻历史、寻故事、寻古韵,将其进行策划、包装,打造重点旅游项目,用项目铸造旅游精品。
今年1至10月,宁国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突破6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亿元。我市荣获“中国最美休闲自驾游目的地”和“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称号;“皖南川藏线”入选“2018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系安徽唯一入选路线。如今,宁国市“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雏形已显,一批批文旅融合的重点项目工程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一幅人文、生态、壮观、秀丽的画卷将铺满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