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安徽宣城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的松江产业园区建设工地,这里依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建筑工地塔吊林立,搅拌机嗡嗡声响,施工车辆往来穿梭……
“产业转移,首选宣州区松江产业园。”对于刚落户不久的咬金模具而言,这并不只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事实上,今年以来凭借我市全面对接沪苏浙的东风,宣州区重点打造的“松江产业园”,已经吸引了包括咬金模具在内的来自松江区的企业8户。
“定向承接产业转移的松江产业园为我们来自松江的企业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点对点的贴心服务,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让我们在考虑产业转移时不用多费神,直接两点一线做搬迁。”咬金模具负责人陈光胜坦言,产业园就像松江企业在外的家,牢牢吸引着松江高端产业来此聚集。
抢抓重大机遇
“如今园区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和一年前清冷的景象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宣城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史锋云这样描述园区今非昔比的变化。
原来,因历史原因,宣州工业园区(宣城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前身)起步时间早,当年筹建资金短缺,受条件限制,导致园区在去年之前一直是以装备制造为主兼顾农副产品及纺织服装为辅的综合性产业格局。虽然入园企业数量较多,但智能化水平不高,单个体量不大,行业综合竞争优势不明显。
如何彻底改变园区产业层次不高、平台不优的局面,实现园区“脱胎换骨”?
宣州区给出答案:必须“浴火重生”,全面贯彻落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沪苏浙”的要求,推动园区新旧动能转换,坚决淘汰园区内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引进扶持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先进技术的“高产鸟”、“高新鸟”、“生态鸟”。
“今年之前园区处在困难期,但困难期往往也是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甚至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史锋云说,挑战和机遇并存,今年6月,G60科创走廊“扩容”,安徽宣城市正式加入“G60阵营”,宣州作为宣城市唯一的区,理应把握大势,抢抓机遇!
面对长三角产业转移重大机遇,针对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建设产业转移,宣州区清醒地意识到松江区大批“高大上”企业即将外迁,这是可遇不可求“借东风”的最佳时机。
打造产城融合
心动立刻行动。今年以来宣州区保持高热,与松江区积极对接。2017年底,园区驻上海招商分队邀请松江区党政代表团和企业来宣考察40多次,用高标准的服务、高质量的管理让上海客商“相人”、“相家”、“相品相”。
真诚、热情,实打实的硬软件让双方很快达成共识。从去年底到目前,宣州区加快推进“松江产业园”建设进度,重点定向承接上海市松江区相关企业,着力将松江产业园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样板区、宣州经济发展环境的展示区。
根据两地讨论意见,宣城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将目前仅有的一块完整工业地块规划为“松江产业园”,摆脱将生活设施作为配套的思维,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共生发展的新型园区。
经过一年的建造,目前“松江产业园”位于宣城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东边,闰章路延伸段,占地406亩,入驻8家企业,计划总投资8.31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55亿元,实现税收5598万元。
塑优服务品牌
“服务是最好的邀请函,要让企业留得下,待得住,发展好!”在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松江产业园”过程中,园区为每个企业建立了“领导分包+帮扶专员”的工作模式,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包到底直至投产的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
“我找地,产业园早就腾好;我开厂,产业园早就建好;我招工,产业园早就办好。”来自松江区的企业,澳华新材料的负责人刘定安对园区提供的精准服务感受颇深。
在他眼里,自己曾经为了办营业执照需要上海宣城两头跑而烦恼。了解到他的顾虑后,园区承诺由专人帮忙跑腿代办营业执照、发改备案等所有手续,不仅让刘定安省去了两地奔波的烦恼,甚至让工厂在园区里开工建设的速度,比刘定安预想的提前了三个多月。
“来了园区后,企业就是自家人,园区工作人员就是‘店小二’。”在陈光胜眼里,园区的这句承诺并不是一个“口号”,这已经成了园区每位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工厂正式投产后,陈光胜担心企业遇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了解到他的“心病”后,园区已经联系了担保公司和银行,让陈光胜轻装上阵,安心生产。
从建立“松江产业园”的设想,到一批好项目相继落户产业园,仅仅用了一年时间。相信今后,在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带动下,“松江产业园”将迎来春暖花开,获得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