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网讯 1月28日,我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动能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局面。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317.2亿元,总量连跨两个百亿台阶,同比增长8.32%。
稳增长、调结构,经济运行上台阶
2018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641.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40.2亿元,增长7.4%。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3:48.7:41。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129.8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夏粮产量21.1万吨,油菜籽总产5.8万吨,水产品产量11.7万吨,禽蛋产量5.4万吨。
工业经济稳中趋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创2015年以来新高,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4.6%,股份制企业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1%。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3%。分行业看,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行业保持增长,15个行业增幅高于全部工业。
新兴动能加快成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681户,增加值增长20.1%,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达54.2%;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410户,产值增长21%,居全省第3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4%,增速同比加快6.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4.1%提高到31.8%。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6户,获授权发明专利740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55件,增长43.2%。
上规模、提质态,“三驾马车”增活力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增幅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1个百分点,居第6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1.5%;民间投资增长29.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2.5%。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到位资金675亿元,增长6.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降4.6%,自筹资金增长28%,其他资金增长11.5%。全年房地产投资197.9亿元,增长6.6%;商品房销售面积562.7万平方米,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337.1亿元,增长31.2%。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2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8.9亿元。按销售地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1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0.2亿元,增长9.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5.6亿元,增长11.5%;商品零售465.6亿元,增长9.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粮油食品增长1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3.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2%,金银珠宝类增长16.3%,汽车类增长8.4%。
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21.1%,增幅比上年提高19.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5个百分点,居第7位。其中,出口17亿美元,增长21.6%;进口1.5亿美元,增长16%。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2亿美元,增长21.7%,增幅高于全省14.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惠民生、促富民,经济发展有温度
全市财政民生支出246.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5.2%,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74.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51.2亿元。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全年CPI上涨2%,涨幅比上年高0.9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当年完成931户贫困人口脱贫;棚户区改造开工9983套,基本建成15289套。
与此同时,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554元和16013元,分别增长9%和9.8%,居全省第5位和第8位。另外,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01.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03.2亿元。
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5679户,同比增长16.9%。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9618户,同比增长31.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户,总数达1491户。
空气质量良好,全年PM2.5平均浓度43.6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3位;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7.6%,居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