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网讯 11月11日上午,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产晓红围绕“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主题,向媒体记者通报了近年来我市政务服务工作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宣城市数据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不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智慧政务”建设,持续提升审批效率,打造“皖事通办”品牌,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上半年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试评价位居全省前列。
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在:
“智慧政务”迈向全程办。以新企业开办和公积金业务“全程网办”为突破口,通过数据共享、打通业务系统等方式提升完善“全程网办”工作,大幅提升“一网通办”能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截止目前,全全市共办理网上办件250万余件。有限公司设立、股份公司设立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后,办理时间从之前的3天减至1天,办事材料从9份减至5份,实现“一次不用跑”。公积金缴存、支取等业务“全程网办”,市民足不出户就可在线办理公积金缴存业务。
长三角“一网通办”不用跑。在安徽政务服务网宣城分厅设置长三角“一网通办”专栏,实现长三角41城政务服务事项网上集中展示、分地域申报办理的新模式,市本级及七个县市区同步设立长三角“一网通办”企业专窗和个人专窗。截止目前,共办理76件,其中企业事项办理41件,个人事项办理35件次,接受咨询服务500余次。
“一码办事”不带证。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码办事”,实现使用“安康码”带出电子材料功能,在部分窗口安装扫码灯,群众扫描“安康码”就可调用电子证照。截止目前,全市各级“一码办”事项共47837项。
“7×24小时”不打烊。“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企业和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便利。如近日,某公司王先生人在苏州,本打算第二天赶回宣城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在看到服务企业微信群里介绍的“7×24小时”服务地图功能后就尝试着提交了办理材料,并很快接到了市场监管窗口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有部分申报材料不符合规定,在进行了几步简单的修改操作后,当天就完成了营业执照的办理。
主要做法是:
拓展服务渠道,强化服务供给
一是打造“皖事通办”市级平台。迭代升级全市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家、省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进驻政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深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自助办”,深化“智慧政务”建设,公布网上办事流程和路径,精简办事程序,大幅提升“一网通办”能力。与2019年10月份相比,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平均申请材料由3.08件下降至2.19件,减少28.9%,行政许可等六类事项平均承诺时限由8个工作日下降至3个工作日。
二是推广“掌上便民”服务。持续优化“皖事通”APP宣城分站,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日常便民服务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交通、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打造政务服务移动掌上应用品牌,提供养老金、公积金及电子社保等便民服务事项查询和办理。目前共接入便民服务事项265个,注册用户数128万个,服务访问量5091万次。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一是“一窗办”无差别。根据事项特点和年均办件量,分析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实现各窗口无差别服务、“一窗办多事”。目前,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综合受理,提高了群众办事的便利化。
二是“自助办”不打烊。设立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现有自助服务设备进行归集,为企业群众提供税务、人社、公积金等高频热点事项自助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办事渠道,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创新服务举措,强化服务支撑
一是“一码办”更便捷。疫情期间推出的“安康码”在支撑疫情防控的同时,拓展多场景多领域应用,持续推出“安康码+健康校园”、“安康码+景点预约”、“安康码+考勤打卡”和“安康码+发热门诊”等应用服务,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使用“安康码”带出电子材料功能,群众可以在办事时直接扫描“安康码”调用电子证照,减少纸质材料的提交。
二是“7×24小时”服务地图更惠民。推出基本空间位置的全市性政务服务地图,汇聚各类服务事项、服务场所位置和办理渠道信息,具备智能搜索、智能推荐、智能导航、智能拓展功能,方便企业群众查询、搜索和办理政务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市县乡村四级1144个实体政务场所和722台自助服务终端已全部组网完成,关联事项704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