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网讯 在第31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5月22日上午,我市举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近年来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纵深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面客观了解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宁国市、泾县和绩溪县区域内生态资源状况,发现潜在生物“宝藏”,识别保护薄弱环节,我市组织相关县市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目前,宁国和泾县已完成冬季和春季调查,绩溪已完成具体调查方案的评审工作,进入正式调查阶段。
宁国市共调查到鸟类 14 目 37 科 94 种,泾县调查到鸟类 16 目 34 科 128 种,在两县(市)均发现了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该物种极为稀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等级,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此外,宁国市还发现了另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黄胸鹀(wu),属极危(CR)物种,宣城市新纪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在宁国市共调查到 13 种,在泾县共调查到 18 种,主要为白鹇、鸳鸯、领角鸮(xiao)、蛇雕等。
随着调查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宣城市境内更多的生物宝藏会逐渐露出真容。目前,大型真菌和淡水水生生物的调查工作正在开展中,我市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将于2025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届时全市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物种、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数量等现状将系统展现,最后将形成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名录、生物多样性物种专题图集和调查数据集等成果。
近年来,我市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相继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平安寄递”等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00余人次,检查人工繁育单位、餐饮饭店等场所1500余处,查办行政、刑事案件66起,处罚人员60人,有力打击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建立的3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和13个国有林场,分区划片保护野生动物生态环境,开展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263公顷,2019年以来野外放归扬子鳄1500条。建立了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在全省“两个率先”实施野生动物损害保险赔偿全覆盖,有效减轻了群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