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安徽电力系统首次研究实施,工作思路应用前景广泛"分布在城区大街小巷的配电设备有多少种?多少台?价值多少?"如今,在宣城供电公司财务工作者看来,有关配电网固定资产的问题已经从"老大难"变成了"小儿科",这全靠了可统一规范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费用核算等工作的"配电网资产价值与空间分布管理系统"。这项工作在安徽供电企业尚属首次。
该系统是分别利用"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简称GIS系统)和"财务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简称财务系统)的相关资产数据信息,对两套系统进一步整合和开发,从而完成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价值管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资产的空间分布、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其他资产管理等工作信息统一共享,既实现了"前清",又避免了"后乱"。
"前清":首先通过"GIS系统"中的配电设备信息,建立统一、全面的资产卡片档案。其后,"财务系统"从"GIS系统"中读取设备数据、图片及空间信息,实现数据同步更新,在"GIS系统"进行资产新增、变更、报废等操作后,第一时间在财务固定资产卡片里更新。这样基本做到一物一卡,根本上解决了帐实不符的问题,还可以从全局上把握资产设备的空间位置分布情况、使用情况和供求现状。
"后乱":"GIS系统"和"财务系统"两套系统的高层次应用实现了暂估资产自动调整、折旧预测功能,使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日常计算和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达到了明确职责、优化流程,避免"后乱"的目的。
供电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资产的运营管理是企业的主要核心业务之一。"配电网资产价值与空间分布管理系统"的研究使用建立了一个在企业范围内统一规范开展资产管理、费用核算的管理控制体系,也使得宣城公司在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方面找到了突破口。同时其借鉴、推广意义更重于其使用价值,对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运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信息系统、各个企业,对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影响意义较大。(晨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