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皖南花鼓戏因民间而兴,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花鼓调,流行于皖东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和苏南、浙北等地,是我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
两位艺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传承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唯一的专门艺术学校挂牌成立……去年以来,有“皖南一枝花”美誉的皖南花鼓戏,在宣城市振兴发展计划推动下,期待打造一个“有戏”的未来。
“草根喜剧”的辉煌过往
传统文化大多源于“草根”。曾经辉煌的皖南花鼓戏就因民间而兴,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花鼓调,流行于皖东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和苏南、浙北等地,是我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 19世纪末,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并接受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历经百年演化、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粗犷、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乡土色彩,覆盖皖苏浙三省周边地区近千万人口的地方剧种。
皖南花鼓戏表演艺术源自民间歌舞,以白扇子、红毛巾、彩色带为基本道具,根据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变化,构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体动作,伴着特定的锣鼓节奏翩翩起舞,以表达人物内在情绪,完成戏剧动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皖南花鼓戏作为植根于农民群众‘生活土壤’之中而成长起来的民间戏曲,保留了独特的喜剧风格、民间灯会的歌舞表演艺术和民歌风味浓烈的唱腔,具有独特的艺术精华和优良传统。 ”8月17日下午,宣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中心主任范瓦夏告诉记者。
正是因为其“草根”特性,皖南花鼓戏一度兴盛,又一度衰落。
两次晋京献演,是皖南花鼓戏最辉煌的记忆。 1982年,当时的宣城地区文化局创作小戏《春嫂》到省里汇演,获评全省最好小戏之一;随后代表我省和另外两个小戏以及两个黄梅戏作品组成一台戏,在北京向党的十二大代表汇报演出。 1990年,再次创作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新编历史剧《羯鼓惊天》,并受国家民委邀请晋京汇报演出,受到首都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和广大观众的热情欢迎。
1987年,皖南花鼓戏《姐妹皇后》在中央和省电视台热播,掀起了皖南花鼓戏的又一次高潮。 1996年,新编皖南花鼓戏现代戏《老板娘》获省第六届艺术节一等奖,同年,该戏入选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2004年,《送瓜苗》荣获第11届曹禺戏剧奖全国小品小戏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