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新突破,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实效,生态文明创建实现阶段性胜利。
优化项目环评审批,强化环境要素保障。市生态环境局对各县市区分局环评审批委托授权,环评审批事项“应放尽放”。实行“预约式”上门帮办服务,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备案管理”。推进“环企直通车”行动,结对帮扶百家企业,为结对服务企业开展“集中问诊、入企开方”体检活动,组织“面对面”互动座谈会,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强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优化企业环境评价体系,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充分运用好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与环保资金申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和环保评先创优等挂钩,坚持以信用手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大“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力度,目前已为全市企业发展腾出上千亩土地和环境容量。加大对企帮扶力度,积极做好“处罚后服务”工作。在对环境违法企业从严查处的同时,帮助地方和企业查明原因、分析问题,指导企业抓好整改,真正实现从单纯“查超标”向“查超标”和“帮达标”根本转变。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对一些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及时交办、限期整改,开展帮扶指导。落实监管正面清单,将环保管理良好的保民生、保供给、保建设的行业,以及环境信用好、环境风险低等企业纳入环保执法正面清单管理,通过少去或不去现场执法检查,优化执法方式、推动分类管理、科学配置执法资源,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强化政策支持,不断创新优化工作方式。推行“环保管家”入园驻点服务,鼓励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环保管家”服务全覆盖,加强政策引导和业务管理,促使专业环保管家团队为入园企业提供常态化、全方位的“环保体检”,以全程保姆式服务为开发区企业发展解决环保制约难题。强化资金支持,加强中央和省级各类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和储备工作,充分运用资金杠杆作用,帮扶钢铁、水泥、火电等重点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淘汰燃煤锅炉,推动工业窑炉深度治理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引导企业实施绿色转型升级。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健全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工作落实机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着力提升产业谋划、资源整合、对接服务、项目落地和环境营造能力,主动对接沟通省“双招双引”平台推送的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