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式大片”折射高质量发展定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的群众游行队伍。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
【文艺工作座谈会五周年·从“中国式大片”看信心和定力座谈会专题报道之四】
主旋律大片背后的信心和定力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张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今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主旋律大片8天收获50亿票房,实现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这表明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在电影业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正是因为有正确思想的指引,中国电影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惊喜,进入良性发展新阶段。
三部主旋律大片的热映,展示了中国电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对我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信心和定力,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本身的发展进步。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品质提高了,讲故事的能力提高了。虽然表达上学习了国际大片的高科技特效技术和叙事方法,但内核仍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提振民族精神、表现家国情怀。
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转型升级。国庆档主旋律电影的突出表现,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信心。前段时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电影管理体制改革,规范税收秩序,重拳治理明星高片酬,挤压泡沫资金,业外资本退场,有人焦虑“寒冬”来临,有人质疑电影市场的活力,有人担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事实证明,这些担心和焦虑是多余的。“多箭齐发”的治理有了初步成效,天价片酬的“顽疾”在根治,明星片酬大幅下降,为精心编剧和精良制作留下更大的空间。正本清源,回归理性发展,正在改变电影市场的生态。
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定力。透过这次电影“史上最强国庆档”,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推进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史上最强国庆档”增强我们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对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信心。
今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中对光明日报坚守思想文化大报定位,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提出了殷切希望。电影一直是光明日报关注的重点文化领域,光明日报将继续发挥思想文化大报优势,搭建产学研交流新平台,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分子,集聚广大知识分子智慧和力量,服务中国电影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更强大智力支持。
电影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 魏鹏举
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国庆档是一个并不意外的惊喜,也将是中国电影市场新常态以及中国经济稳健转型的一个精彩预告。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红利、人口红利、网络红利、资本红利等外部利好因素共同作用下,过去二三十年里,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得到了井喷式增长。但必须看到,这种依赖外生要素堆叠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如今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一个比较短暂的所谓“寒冬”期休整,终于开始从市场规模层面上的量变真正开始向文化产业意义上的质变转型升级,从外生增长方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变,电影作品的价值与品质以及日益丰厚的人才资源与精神文化需求等正在成为整个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能,也使得中国式大片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样本。
具体来看,从2019国庆档电影市场现象所反映出来的中国电影市场的转型升级,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三点启示。
首先,品质成就价值。电影票房本质上是价值共识的市场化选择,作为一种高成本复杂文化产品,市场化的电影的生产和消费要达到规模化的供需平衡,其内核就是最大化的价值共识,这也是成熟电影市场的基本规律。同样,经济领域的发展也离不开高品质的保障,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升级不断深化,我国居民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市场中高端消费供给不足,海淘、出境购等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海外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作为产品的提供者,必须通过研究消费者需求、分析消费者喜好,才能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扩大品质消费市场规模。
其次,宝贵的人才资源。相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二三十年的迅猛规模化扩张,电影人才的相对稀缺成为制约这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制作质量。国庆档三部主旋律大片的成功,与众多优秀人才的会聚与无私支持是密不可分的。高水平演职团队,不仅是影片高质量的保障,也自然成为巨大的市场号召力。优质的人才加上精良的制作以及有效的营销,这必将成为中国电影市场转型升级的最佳配置。在经济领域,求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具有物质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力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再次,旺盛的文化需求,这是最基础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在主动进行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也同步进行这样的自觉转型。目前,中国转型发展的国际环境波诡云谲,中国政府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发展目标的战略定力以及中国巨大而稳健的市场信心无疑是最为坚实的底蕴。国庆档电影市场的繁荣,不仅表明中国的电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文化消费依然潜力十足。
创新力提升竞争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邹一南
主旋律电影的蜕变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给正在努力实现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注入了“催化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特征是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根本途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供给替代低质量的产品服务供给,激发出市场潜在的有效需求,使经济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均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核心要义。主旋律电影的成功正是抓住了新时代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审美需要,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大历史,唤起了潜藏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爱国热情。只有真正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影制作理念下,才能使主旋律电影焕发新的生机。对于电影产业之外的其他各行各业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同样是转型升级的唯一途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体现,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提供更物美价廉的产品、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优质的教育医疗服务;就是减少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减少增长对环境的破坏,减少人民的不安全、不满意、不舒适感,真正地从供给侧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导向是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内生动力。主旋律电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创新性地将商业化的元素植入主旋律题材中,在题材孵化、情节设计、演员选择、预热宣传、商业推广等方面都勇于寻求突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与电影产业一样,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变传统的以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大量投入推动增长的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打造现代化的治理体系,营造高效的发展环境,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开放发展、不畏竞争是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外部推动力量。主旋律电影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远非尽善尽美,在电影制作及其商业推广等各领域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各类进口影片仍然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占据相当大的份额,竞争十分激烈。竞争是进步的重要推力,优质的进口影片就像扰动市场的“鲶鱼”,催生国产影片不断追赶时代潮流,提升质量。国产主旋律电影在市场竞争中的异军突起告诉我们,面对国际竞争,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的方向,不畏竞争,才能赢得竞争。只要将开放条件下竞争的压力转换为提升产业、科技、人才、制度、文化实力的不竭动力,就必然能够在国际经贸竞争和高质量发展转型中赢得最终的胜利。
电影业发展是经济转型的缩影
清华大学中国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李挺伟
作为文化的传播窗口,我国电影票房年度票房在2018年已经突破了600亿元,虽然在国家层面的经济增加值来讲,600亿元可能只是个零头,但是作为文化自信的窗口和驱动力,其效益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电影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所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电影的放大性和驱动力具有核心作用。
中国电影是中国经济的缩影,应对的理念是一样的,改革发展的路径也是一样的。
首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现在要有制度自信,继续保持和发扬好这个传统。从中国电影来看,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对电影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激发了电影创作生命力。从中国经济来看,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和效率,能办大事,能成大事。
但不管是中国电影,还是中国经济,在发展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克服困难、应对挑战,首先要保持定力,如果没有战略定力,在战术层面就不能取得突破。只有保持定力,才能冷静地分析哪些是暂时的困难,哪些是前进中的困难,哪些是调整中的困难,分清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其次,相信中国14亿人的大市场,扩大内需。6万块银幕是中国电影业发展的“硬通货”,有了这个基础设施,电影消费才可能喷发。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推动力。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已由温饱型逐渐向追求品质、注重个性化升级。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旺盛的、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能形成经济发展的内部循环系统,自主发展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经济韧性较高,能较好地抵御各种冲击,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坚持创新引领、创意发展。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双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电影而言,我们对历史是有创造性转化,对未来有创新性发展,这也正是电影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经济模式的不断迁移,根据目前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就需要自我提升,推动内生增长的要素除了创新引领、技术进步,还需要依靠知识、创新、文化的力量,这是新经济增长中的重要驱动力。
电影产业始终和经济发展共生、共荣。从全球范围电影发展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电影工业不仅是电影科技本身,还应有航空、航天、航海,军民融合和装备能力的进入,中国电影一定是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科技力量、工业力量的展现。当前,在整个大产业集群中,要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引进,是机会也是挑战,应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整合资源,系统升级,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改革增强电影产业体质
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评论室主编 姜赟
国庆档电影票房刷亮消费担当中国经济第一引擎的成色。去年,伴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电影热钱撤退、影视城剧组开工寥寥,多家影视上市公司市值缩水……电影市场出现了“寒冬”论调。但正如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调整,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国电影市场亦是如此。尽管电影产业有所起伏,但创作遇到暖春,改革不断深化,秩序得到整顿,市场趋于成熟,这才是当下电影产业降虚火、强体质的本质特征。2019年电影票房仅用276天就突破500亿大关,正是最好的证明。
市场有波动是常态,越是在下行压力加大时越考验中国电影人的定力。谈论中国经济时,我们经常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作为中国经济的组成部分,电影产业何尝不应有此信念。我国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人群,也有新近崛起的消费新势力“小镇青年”,只要把握艺术规律、技术规律、市场规律的新变化,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观众审美新需求,任何类型的电影,只要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都不愁找不到相应的消费群体。我们坚信,寒冬,只是捞一票赚快钱的资本寒冬,不是专注讲优美故事感动人的耕耘者的寒冬;只是畸形市场的寒冬,不是产业健康调整的寒冬。
越是爬坡过坎,越考验中国电影人的能力。就像《中国机长》一样,万里高空上遇险却成功紧急备降,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机长群体的专业力量、民航系统的整体实力;中国电影精致的服化道、电影工业化制作创新、满足各种需求的影视城,背靠的正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有这么好的基础,中国电影人理当奋发有为,在不断探索中开拓创新,在持续创作中增长才干,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越是面临打逆风球,越需要中国电影人的耐力。吃得了苦,忍受得住寂寞,付出越多就离成功越近。中国经济的奇迹,就是近14亿人民在挫折面前愈挫愈勇、在梦想面前矢志追求的结果。中国电影的繁荣,同样也离不开我们电影人锲而不舍的前行。当下,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一个挤出泡沫、化茧成蝶的阶段。无论是电影产业的结构性优化,还是中国电影行业痼疾的革除,抑或是电影市场改革的深化,都会面临不同寻常的考验,只要我们坚持厚积薄发,持之以恒走上坡路,终有一天能在电影强国的顶峰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