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片场指挥的导演李安(右三)。
《双子杀手》在今天终于和观众见面了,在此之前已经有太多看衰李安的低分评价。这些主要来自北美影评人的反对意见具有惊人的同质性,争论尤其集中在:我们真的需要更清晰更真实的影像吗?
在欧洲要找一块匹配《双子杀手》的银幕实在太困难。2016年,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次实现了3D、4K、120帧的超高播放配置——尽管当时全球只有五个影院符合这一要求。但是三年前,谁不想跟着李安去看一眼属于未来的影像?
三年过去,在北美、欧洲这样的票仓重地,或许多了几十家、几百家能够放映“HFR(高帧率)”的电影院,仅仅意味着顶了天能看到3D、2K、60帧的《双子杀手》;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120帧依然只存在于传说中。
更何况,对于拍出过《卧虎藏龙》《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李安,人们对故事的期待大过一切。而《双子杀手》这个最早立项于1997年的企划,很难说是最李安的作品。李安的影迷都在担心李安重拾类型片替人打工,可是没多少人记得,恰恰是在拍摄《绿巨人浩克》时,李安第一次对好莱坞大制片厂妥协,放弃胶片转向数字摄影。谁承想16年后,李安成了数字摄影革新第一线的导演,甚至领先于技术狂人詹姆斯·卡梅隆,用3D、4K、120帧技术,面向“真实”拔足狂奔。
这也是他的支持者——无论是艺术上还是技术上的,还是他的投资人,空前统一的信念:这是代表全人类探索电影技术和视听语言新边界的划时代伟人,一切为了《马尼拉之战》——那个李安真正想拍摄的拳王阿里VS弗雷泽的世纪之战,他为之奔走已有七年之久。
在《双子杀手》中,120帧并不是李安唯一侧重的技术梦想,由维塔工作室(WETA)实现的“返老还童”之术,亦是本片的亮点之一。影片中无论是由克里夫·欧文所养大的二十多岁的克隆人Junior,还是当作武器培养的青少年克隆人,都是由男主角亨利基因的产物,因而都由威尔·史密斯本人亲自饰演。以这两年在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动作捕捉技术为基础,以威尔·史密斯本人早年的生活、银幕影像为参考,演员完全通过自己的演技去呈现不同年轻程度的“自己”。
当然,这并非该技术的首次运用。无论是一闪而过的钢铁侠,还是热气腾腾正面硬抗的终结者,都已经让观众们尝过了鲜。就近来说,该技术在马丁·西科塞斯的新片《爱尔兰人》中的大规模使用最为惊人,让三位影坛传奇从老年重返中年,上演纽约黑帮传奇。但是大量针对这一技术在该片中运用的评论也不无遗憾地提到,科技可以让老影帝的脸变年轻,却无法让他们的神态和体态重回盛年。人们依然能看出,“戴着”年轻面貌的阿尔·帕西诺从沙发上起身的时候,蹒跚迟缓如一个老人。
但是这个问题在李安的《双子杀手》中并不存在,CG的高妙运用让人几乎难以辨认哪一个威尔·史密斯在演哪个年龄,他年届五十依然保持轻盈敏捷的体态(并且和动作替身团队配合密切),真正实现了让不同年龄的威尔·史密斯在大银幕飙戏。特工亨利和克隆版的他的几场对手戏:摩托车追逐、近身肉搏、暗洞偷袭等,都以超越想象的完成度,让观众为年龄对比、演技爆发而震撼。甚至临近尾声,威尔·史密斯演出了一个青少年杀手版的克隆自己,其临终时刻不可复制、不可想像的天真怅惘神色,再一次证明,“史皇”当然是好莱坞的演员,而李安,永远是世界上最会做演员指导的大师级导演。
但比起维塔的“返老还童”技术,《双子杀手》真正的重心,还是在于120帧——3D也不可比拟。李安半路接手这个项目,一定程度上是为他人打工,完成一个作业,只是在作业中夹带了他120帧的昂贵野心。《双子杀手》动作片的类型格局,大量跑酷、飙车的戏份,决定了必须使用更轻盈、便捷的拍摄。因而本片并不是使用笨重的3D摄像机拍摄的,3D效果是后期转制实现的。
李安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拍摄中,意识到当时摄影的技术瓶颈所在:景深、细度、帧数……所有看过这部美到让人窒息作品的观众,都会理解一个导演是如何萌生对于技术探索的热望。李安在很多场合表达过为什么自己这么痴迷于120帧:当代影院通行播放的24帧只是处于低成本考量而作出的选择,绝大多数影院都有能力实现60帧的放映,这已经能对观影体验产生质的提升;但如果到达100帧以上,则几乎不会产生频闪,120帧是目前可能达到的最完美结果。他坚持,高帧数的摄影和放映,会实现更真实、更沉浸、更充满人性的银幕。
针对这一点,北美前期传来的不积极评价,和《比利·林恩》时期的差不多。许多观众依然无法适应丝般顺畅的影像进程——太真、太快;传统电影的布景和特效在摄影实现的hyper-realism效果中显得非常出戏,花花草草、窗台灯展都由于清晰而在和主角的脸抢戏;而和高新技术脱节的动作设计,让人感受到奋力搏斗的威尔·史密斯快要跳出银幕,试图挣脱取景框的束缚。
当然,观众依然能看到李安前卫的调度。低照度下的动作戏因为新技术有了更好的体验,他在不断重新调整光线,重新寻找人类眼睛适应的银幕对比度;超高清摄影让人物视角的切换具有更强的效力,而李安在摸索动作戏快剪和长镜头更好的节奏——120帧下,动作电影需要改头换面的新语法。
一个64岁的老人,拿过三尊奥斯卡奖杯了,还在兢兢业业地磨炼技艺。他在拍摄时不停地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没有坏媒介,只有不够好的艺术家,“一定存在另一种属于高帧率数字摄影的美感,我正在努力寻找它。”
所有人,甚至李安自己都会承认,《双子杀手》并不是他的第一流的作品。但是这种挑战电影新语法的旅程,已经足够令人尊敬。历史的改变并不是靠一部电影,李安在冲击他的机会。(顾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