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北京前门地区的第一家股票营业厅在珠市口揭幕迎宾。“眼镜儿”在发小儿“大狗”的鼓动下,决定杀入股市,以图改变命运。“大狗”堂姐的男朋友“葫芦”,是股票营业厅的负责人,他们共同集资,使用同一个账户进行买卖……从此,人物命运随着中国证券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改变,富贵与潦倒,众星捧月与锒铛入狱,都在一瞬间,如股票指数一般变幻莫测。
这是原创金融黑色喜剧《红马甲》中讲述的故事,眼镜儿、大狗、葫芦都是虚构的人物,但自从有了股票,很多人的命运由此改变,却又是真真儿的。
“红马甲”指的是证券交易所内的证券交易员,因为穿着红色背心而得名。上世纪80年代末,股票进入中国,早期并没有远程自助交易,所有指令都需要由交易员来操作。所以,“红马甲”在股民眼中,是一个让人血压不稳的职业。
关于股票的文艺作品,此前最著名的可能要数1994年上映的电影《股疯》,同样是小人物想要靠股市改变生活,结果让自己和身边人都陷入疯狂的故事。在金钱面前,人很难保持清醒。
《红马甲》导演唐烨,曾执导《洋麻将》《甲子园》等话剧,她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说,一直想表现中国这三四十年的变化,选取了股票为载体。“随着股票进入中国,后来又有了风险更高的期货,似乎每个人身边突然都有一夜暴富的人,人们对金钱的认识慢慢发生了变化。”唐烨说,“那时候开玩笑,刮一阵风吹下来几块瓦,砸到10个人里有9个都是经理。人人都想经商,人人都想致富。”
相比上海有着从近代开始的金融基因,北京起步晚,但对一个讲究“有里有面儿”的古都来说,带来的冲击也更大,原本对钱不在乎的人也纷纷被卷入其中。在《红马甲》中,开报刊亭的“三爷”,本是个看淡人生、满口哲理的北京大爷,最后竟因炒墓地失败而死。在股票营业厅门口卖冰棍的李姐,借着往大户室送冰棍的机会,一来二去学了一些东西,终成炒股大户;不仅如此,曾经连开口吆喝都不会的她,后来帮人卖墓地还主动要求“留点儿缝儿”(留点利润)。
虽然是一部金融题材的话剧,有意思的是,《红马甲》的出场人物中,懂股票的一共只有两个人——“眼镜儿”和“葫芦”。如果没有夹杂利益,他们也许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我们花了5年时间修改剧本,其间走访了很多从业人员,听了很多故事。很多戏中人物都有原型,还表现了当年的‘327国债事件’。”唐烨说,“但我们的戏不是要给观众讲金融专业课,讲的还是人和情,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人越来越疯狂,友情、爱情都毁灭了。”
《红马甲》是唐烨“城东三部曲”的第一部,作为“戏剧东城·第三届全国话剧展演季”的开幕大戏,11月13日在首都剧场首演。
该剧的另一个定位是京味儿话剧。唐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全都在北京,甚至就集中在东城的那一块方圆几公里的地方,中戏毕业后到人艺工作,还是没离开,“聊北京人、说胡同事儿,我责无旁贷”。
唐烨觉得,现在一说京味儿戏,好像就是《茶馆》《龙须沟》,“其实我们应该更关注现代人的生活。我在2017年做了《北京邻居》,反响也不错”。
什么是京味儿戏?老舍说过,最重要的标志是语言。为此,《红马甲》剧组专门走访了前门地区的老居民,最大程度还原上世纪90年代的语言表达。在戏里有大量的北京土话,俏皮话和歇后语,比如“耳挖勺炒芝麻——小鼓捣它也出油”“有面没鸡子儿做不了槽子糕”……
舞台上的几小时,戏中人已经过完了大半生。几十年过去了,股票依然起起落落,但总是于午后日落前趋于平静,等待着明天再一次反反复复。不仅后人,甚至连亲历者可能都要问:舞台上演绎的这些故事,真的发生过吗?(记者 蒋肖斌)